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习爷爷的劳动故事--安阳市南关小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红领巾宣讲团
    详细内容

    习爷爷的劳动故事--安阳市南关小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红领巾宣讲团

    时间:2023-11-17     作者:南关小学【原创】   阅读

    1.jpg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正在卖力干活的人是谁吗?对,这三张图片就是我们敬爱的习近平爷爷参与劳动的场景。今天我们一起回顾总书记的劳动故事。

    2.jpg

    1969年,15岁的少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在梁家河这个黄土高原上封闭的小山村一待就是7年。梁家河村民刘金莲讲述了习近平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故事:刘金莲的老伴儿叫张青远,当时是他们生产队的队长,每天都带着习近平他们这些北京知青到山里去打坝,修梯田,受苦,劳动。习近平干活能受下罪,吃下苦,一点儿城里娃娃的娇气劲儿都没有。

     

    3.jpg

    习近平从村里往地里挑粪,那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他就把衣服脱下来,垫在肩膀上。垫得薄了,不管事儿,扁担还是磨得肩膀受不了;垫得厚了,使不上劲,扁担又容易掉下来。没过多久,习近平的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也不用垫衣服了。

    夏天,梁家河这边太阳毒得很,天气干热。习近平身上都晒红了,之后又蜕皮。那个苦,可不是一般大城市的娃娃能吃下的。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有什么活儿都要干完了再歇着,干不完就不休息。

     

    4.jpg

    在采访梁家河村民王宪平的时候,他回忆道:习近平干活很卖力气,肯吃苦。他虽然在劳动技巧上和我们农民有差距,但他一点儿都不惜力,甚至比我们干活还拼命。比如打坝,当时没有大型机械,挖掘机、打夯机全都没有,都靠人力把一层层的土铺好,再用很沉重的夯石把松软的土砸得紧密起来,这是强度非常高的体力劳动。那时候基本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习近平也没有手套,他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再用全身力气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功夫,他的手掌上磨的全都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开始流血。但是不管多累多苦,习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偷懒。

    5.jpg

    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党的二十大后,作为我们的领头雁,习近平爷爷将率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我们要紧紧围绕习近平爷爷这只领头雁的周围,在习爷爷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定会被充分激发出来,一定会创造更多人间奇迹。请队员们从现在起,树立远大志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听党的话,跟党走,长大后用知识本领报效祖国,以此回报领袖的恩情,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