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满中国味 浓情腊八节--安阳市南关小学少先队主题实践活动时间:2024-01-19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家校和谐,感受快乐、幸福生活,安阳市南关小学少先队开展了“满满中国味 浓情腊八节”主题实践活动。在腊八节来临之际,各中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知腊八--节日饮食 腊八粥,腊八这天我国一些地方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腊八蒜,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腊八十几天后,正值春节,由于醋的浸泡,蒜整体呈碧绿,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节前后,就着腊八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味道极好。
知腊八--故事传说 传说一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传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 传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主题班会上,队员们津津有味地聆听着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知腊八--劳动实践 队员们和家长一起制作腊八粥、腊八蒜,品腊八粥沉浸式共享甜蜜、幸福、团圆的腊八节!腊八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还象征着团圆、吉祥、丰收、和谐,更激励人们努力为美好生活奋斗。
节日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安阳市南关小学少先队大队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劳动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在浓浓的节日实践中真正走进腊八这一传统节日,感受腊八节的习俗与快乐,共同品味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立志把它传承好、弘扬好,让美好习俗代代相传,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