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基于幼儿在园活动的劳动教育
    详细内容

    基于幼儿在园活动的劳动教育

    时间:2024-05-08     作者:贺萍【原创】   阅读

    当下,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情形莫过于家长背着孩子的书包、提着孩子的学具、还不忘给松了鞋带的孩子善后。在家时,地不用拖(你一会儿别把花瓶给我打碎了)、碗不用洗(你一会儿别把碗给我摔了)、衣服不用叠(你不会叠,一会儿越帮越忙)……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于家长的包办,失去了自主的权利也就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幼儿园作为实践劳动精神和幼儿需要的先行者,其教育精髓应充分体现劳动精神和幼儿需要,不用高大上,能一击即中即可。对幼儿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社会公德等太过宏观,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实实在在地加强良好劳动习惯的美劳教育,诸如:独立自理能力、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手拉大手等,才能使幼儿良好的劳动品行逐渐形成并深入持久。

    一、“示范”引领,扬优弃劣,增强幼儿美劳意识。

    将幼儿的劳动行为概括为独立自理、整洁卫生、生活习惯、美劳明星。以增强劳动意识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出发点,坚持开展,着力规范幼儿的日常品行,增强幼儿美劳意识。结合每周的“总结·互助·共进”要点,分享成长收获,重点讲述本周参与的主要劳动、劳动结束后的收获及内心感受,由班主任负责鼓励和评选,对参与劳动积极、讲述清楚、内心感受良好的幼儿予以表彰奖励,评选“美劳小明星”,以此促进个人的劳动教育内化为全体幼儿的实际行动,并充分运用家园联系,加大家长评优力度,增强对幼儿劳动教育的执行力。

    二、明确目标,强化任务,提高幼儿美劳认识。

    梳理班级幼儿年龄、家庭及生活特征,制定切实有效的班级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确定理(自理)、勤(勤劳)、俭(节俭)、诚(诚信)的目标和内容,以学期为切入点分别侧重不同主题予以实施,层层递进、逐步提升。

    三、制定规范,训练养成,巩固幼儿劳动品行。 

    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其优良劳动品行形成的基础,也是决定其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坚持“规范引导,训练养成,活动促进,环境熏陶,实践锻炼”的工作思路,把行为习惯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巩固幼儿的劳动品行。

    (一)制定规则,激励引导。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对幼儿来说,其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相当薄弱,这就更需要靠一定的规则和激励制度加以引导、鼓励他们规范行为。为此,可以制定晨午检制度、早操管理制度、卫士值日制度、文明礼仪常规、楼道安全规则、幼儿“十不准”、美劳小明星标准等,汇编成《幼儿劳动教育训练细则》。使幼儿从入园、做早操、上下楼道、树立主人翁意识到园外生活等事项都建立比较明确的行为准则,并密切联系家长,动员家长加入幼儿园劳动教育工作中来,配合幼儿园使幼儿初步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二)激励训练,养成习惯。

    幼儿的劳动行为规范养成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的训练,为此我们可以采用激励手段,重点抓几个训练点:一是小班新入园时,要集中对幼儿及家长进行规范教育,讲解新入园要求及自主劳动的重要性和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优良品质,动员家长配合,适时协调引导。如:引导幼儿自己盛饭、自己吃饭、自己刷牙、自己穿脱衣物、自己睡觉、自己背书包、自己拿水杯、自己系鞋带等,脱离家长坚实的后背步行入园等。二是新学期开学初,对全园幼儿进行统一训练。如上课进餐、睡眠前后的准备工作,活动室的清洁工作、修补图书、收捡玩具等,将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确定为“劳动习惯整顿月”。按周规定劳动教育内容,结合实际激励训练。三是学期中间的专项训练汇报表演。如排队表演、自理能力比赛、玩具整理比赛、讲劳动故事比赛等。开展这些活动可在短期内提高幼儿某方面的能力,巩固劳动教育的效果。

    (三)开展活动,促进养成。

    开展班级活动是德育工作的生命所在,也是劳动教育的好途径、好载体。寓训练、养成于活动之中,有利于丰富教育的形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如 “争当美劳小明星”、“争当自理小能手”、“我是诚实宝贝”、“勤俭之星”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荣誉感,增强主人翁意识,促进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四)优化环境,感染熏陶。

    劳动教育对人的塑造,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靠环境的潜移默化和感染熏陶,而这一部分往往来得更扎实、更持久,因为这种作用是一种内化的效果。为此,可以从以下“三大工程”入手。一是净化工程。实现园内无纸屑、楼道无痰迹,厕所无臭味,墙壁无瑕疵,设施无损坏,卫生无死角;让幼儿做这些环境的主人,明确职责,提高责任感、使命感。二是绿化工程。除园内种植的四季常青的大树外,充分利用班级种植角,划分到各组,适时给瓜果蔬菜拔草、除虫、浇水、记录,不仅增强了劳动教育的实效性,还体现了农耕教育,更让校园添绿增活力。三是美化工程。精心布置园内的每个角落,让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责任区,每棵草、每株树、每块砖、每堵墙都洋溢着幼儿的劳动成果,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劳动的快乐,从而达到劳动教育的效果。

    (五)参与实践,锻炼提高。

    利用传统节日坚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上街道,走进社区,大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学做家务、文明劝导、擦洗公共设施、公园除草献爱心等活动,使幼儿树立做勤劳的好孩子的责任感、自豪感,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体会良好的劳动习惯带给自己的愉悦,提高他们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本领。

    通过持之以恒地抓劳动教育,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美劳欣赏更加规范,劳动品行日渐良好。通过正面的教育引导,使幼儿知行一致,引导家长参与其中,让正确的、积极的劳动认知支配幼儿的实际行动,在行动中内化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华蓥山经开区幼儿园  贺萍)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