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素养时间:2024-06-26 校本教研是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课改深化推进的有效途径,旨在引领老师从“个人中心”向“集体中心”转变的质量管理模式,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务实勤业、博深精业、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校本教研 展评提质 赋能成长 一、集中教研,共生智慧火花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鼓励教师集群成长、互学互鉴,共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养。 1.集中备课统一思想。学校建立以年级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组,坚持每周一次集中备课时间,并设立相关的考评机制,集体备课按照“组内分工、个人初备、集体交流、组内听评、改进优化”步骤实施。每次集体备课做到定主题、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一是备教材,集中解读新课标,透析教材整体育人目标与课时目标的衔接性;二是集中分析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共性的、典型的问题,同时对教案二次加工,再阅读,再研讨,再补充完善,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三是集中备作业,实施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与拓展性作业相结合,全体教师形成共识。 2.案例分析式观课议课。学科教研组搜集典型案例,或者是集中观看名师课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的解剖,提炼出有价值的金点子,让教师有所感悟,形成第二经验。在分析研讨活动中,提倡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学习他人案例中剖析“他人的故事”,从中获取经验,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 3.同课异构式教学研讨。以年级组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每个教师分别备课、集体听课、个人课后说课提升教学。同时开展“青蓝工程”师徒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创新型研讨课教研活动。 4.课例研究式观课议课。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等网络平台优质课改资源的作用,采取集中收看,看后讨论的方法,推动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使之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教研组根据学科发展目标,组织教师学习与目标相关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名师的教学思想,引导教师将理论或思想转化为教学行为。比如,英语教学活动关版块的内容,组织引导教师学习、理解、交流、评价的策略,然后再用课例进行研讨,通过说、讲、评、思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修改、完善,引导教师学习新课标、新理念,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名人的教学思想,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5.问题式的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的重点和关键是如何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研究带动研修,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从而促进教师学会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研究和解决,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如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话语术、有效制止校园欺凌的方法,问题式的专题研讨活动,给教师搭建对话的平台,突出专业引领,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和专业水平。 6.读书分享式的交流论坛。学科教研组开展共读一本书或是共读一类书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论坛、名家名篇赏析等活动,在交流中提升理论积淀基础。 7.校联体交流式合作研修。充分发挥校际之间骨干教师“结对帮扶”作用,开展跨校优秀教师传帮带活动,一是骨干教师每学年可带教一至两名青年教师,全面学习骨干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敬业精神等各项工作,两者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二是校级之间教师互相听课,加强相互听课的组织工作,每位教师听课时,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写出听课心得。 8.双师引领式提升研修。为青年教师配备1名班主任工作导师和1名教学专业导师的“青年教师双导师制”成长模式。 二、课堂展评,共生研修成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检验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为老师创建课堂展评平台以期达到校本研修的效果。 1.常规式上课评课。教导处提前一周发预通知告知所有学科组教师执教的内容,要求每一位教师先熟悉执教内容,嵌入自己的思考:如果让你来上,你准备怎么来上?然后带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思考进入课堂,边听边记录,边听边对比,边听边思考,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在评课过程中,要引导教师分三段式评课:首先从“目标定位、流程结构、素养提升、师生表现”等整体上去评价这节课;然后再谈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在评课过程中要有主人翁意识:我会怎样处理教材,我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我会怎样处理这个环节,经历“就课看课,就课看我,就课看主题”三段式评课,提升教师的听评课能力。 2.新教师汇报展示课。新分配的教师刚到学校来,1月后就可以开展见面汇报课,通过汇报课后由师傅负责“一对一”个性化地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对新进教师的引领不仅是业务上的引领,同时还要从精神上引领他们为人师表,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发扬“锐意进取,求实创新,团结拼搏,敢为人先”的教师精神和爱护校誉,处处团结的团队精神,争取一年入门,三年懂行。 3.青年教师主题研讨课。制定教师成长规划,青年教师要在每学期课堂展评活动中亮相、展示经验论文、微型课题研究方法、课后教后反思设计、培优帮扶记录等。 4.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课。骨干教师引领着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平台让骨干教师们继续锻炼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积极改革教学课堂,能够以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指点方向。 5.名师工作室精品课。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我们充分发挥各级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辐射引领作用,学校每个工作室的成员每学期呈现一堂精品课,学习先进教学理念、课堂组织技巧、评价策略等,推动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 优质的校本教研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将持续聚焦课程教学,结合校情、师情、学情尊重教学规律,探索校本培训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使教师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赋能教师成长助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创新增活力 活动育英才下一篇传承红色文化 凸显育人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