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河南南阳:打通“断头路” 架起“民心桥”打通“断头路” 架起“民心桥”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高质效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综述 路通民心畅,道顺百业兴。在河南省南阳市,一条条畅通的道路就像一座座通往群众心里的桥梁,关乎民生福祉,连接民心民意。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今年首次在市级层面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其中,实施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工程位列市级10项民生实事首位。如何稳步推动该项民生实事开花结果,让群众呼声变掌声?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以高质效监督方式,推动打通全市中心城区六条“断头路”工作,广大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倍增。 实事首位——以民声定民生 人在路这边,目的地却在路那边,明明近在咫尺,却只能绕来绕去……这是昔日南阳多条“断头路”导致群众出行不便的实际情况。近年来,随着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节奏的加快,分布在城区中的“断头路”,不仅形成一个个堵点,也成为广大市民心中的痛点。 年初召开的南阳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票决出10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工程以最高票数居首位,这一场景至今仍浮现在各位代表眼前。 这源于 2023年8月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南阳市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办法》后,坚持和完善政府主导、人大助力的“双通道”征集机制,扩大社情民意征集面,让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更加贴近民意符合民需所取得的成效。 据了解,通过市县联动,广聚民声民智,全市共征集民生实事建议项目391件。之后,从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经过广泛征集和筛选,形成了23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建议清单,经过多轮审议研究,市委常委会原则通过了14项候选项目。最终,经人大代表集体票决,10项民生实事出炉,实现了政府决策与民意民愿高度融合。 强力督办——让实事真实施 在申伯大道(独山大道至建设路)现场,机器轰鸣,施工人员繁忙作业… 在车站南路(雪枫大道至涧河大道)现场,新修的道路平坦干净,科学规划的车道、齐备的照明和绿化令人耳目一新…… 代表监督,实事办实。近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生起带领相关部门人员、部分人大代表深入中心城区就打通“断头路”工作开展监督。督导组详细察看工程进度,了解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逐一督办,并提出把打通断头路纳入片区开发、系统推进,提升南阳城市形象的建议。 针对全市10件民生实事项目,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印发《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2024年市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的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把握关键环节,强化要素保障,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同时,南阳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组建10个监督小组,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生起任组长,市人大各委室、相关专业人大代表参与。各监督小组聚焦全环节、全过程、全链条跟踪问效。定期汇总监督结果,报送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经梳理汇总后,及时反馈给政府及相关承办部门,查漏补缺。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松啸表示,民生项目要真正落地见效,离不开人大监督、真督敢督、真评实评,才能推动民生项目从“一纸清单”到“照进现实”。 群众好评——把民意变满意 “现在通车的路段出行十分方便,买菜、接送孩子不再担心堵车了。” “绿化带绿植茂密,路灯环保节能,惠民工程暖了民心。”“申伯大道智慧生态停车场做到了便民利民。”……对于6条“断头路”的改造效果,群众作出如下评价。 满意不满意,关键看民意。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后,各级各部门、人大代表、市民积极参与,全过程监督,稳步推动了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为抓好“断头路”项目建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不定期巡查在建工地,督促指导现场施工。同时,成立工作专班,抽调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专干,组织、指导、协调项目建设工作,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市人大代表袁东认为,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全过程监督、满意度测评等具体举措,将政府“为民作主”转变为“由民作主”,真正让人民“下单点菜”,迈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大步,撬动了群众、人大、政府在民主实践中的积极性,是一场三方的同向奔赴。 “最近,我在参加代表集中视察活动时,看到群众几次竖起大拇指为打通‘断头路’项目点赞,感到这项惠民工程有温度、有深度。” 市人大代表王龙说从当初票决时的投票,到现场视察时的所见所闻,深切感受到民生实事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南阳大地一幅城市风景优美如画、群众生活美满幸福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倪申 张琴 通讯员 曾庆朝 贾斌 石张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