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宁德师范学院关工委:用红色地方资源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教育文摘网9月13日福建讯(陈强 薛赞祥)宁德师范学院关工委开展“弘扬闽东之光、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从2018年至今仍在持续中,始终坚持创新内容、拓展形式、注重实效,并形成长效机制,得到学校有关部门和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支持配合,受到在校青年学生的欢迎和喜欢。活动成效明显、材料积累完整、总结宣传到位,得到省、市关工委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省内许多高校关工委前来交流取经。因各方面工作成效突出,2019年被福建省关工委确定为“全省基层五好关工委示范点”,2020年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荣获市级、省级各类先进集体表彰,多人次荣获市级、省级、部级、全国先进个人表彰。中国关工委网专题报道了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关工委开展“弘扬闽东之光,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所取得成效。在2020年教育部关工委的课题申报评选中,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关工委申报《高校关工委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研究》的课题,在全国56所大学关工委提交申报材料中,脱颖而出,以一类一号入选、立项。 红色教育成绩斐然 闽东丰富的红色资源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肥沃土壤。闽东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且独具特色,闽东是革命老区、苏区,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八大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闽东红军一直坚持游击战、持久战,直至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到闽东苏区,领导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这些历史蕴含着厚重的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精神,正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同时,闽东山海交融、风光秀丽、人文荟萃,逐渐汇聚形成了畲族文化、海洋文化、宗教文化、旅游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正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平台,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艰苦奋斗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红色教育得天独厚 1990年,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把闽东的锦绣河山、闽东的灿烂文化传统和闽东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称之为“闽东之光”,并倡导“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闽东优秀儿女舍小家顾大家,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赞誉,为中国革命事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闽东优秀儿女用聪明才智创造了绚丽多彩、特色浓郁的区域文化,塑造了独具特色的“闽东之光”。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的号召。2018年中国关工委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认清自己的“根”和“魂”,坚定不移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关工委落实中国关工委决定,结合闽东有着丰富的红色地方资源实际,在全校青年学生中开展“弘扬闽东之光、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至今仍在开展中。利用闽东丰富的红色地方资源开展这项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天时地利人和,提升了思政教育实效。 红色教育有声有色 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五老”的独特优势。“五老”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政治、经验、威望优势和“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红色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和示范者,是培养青年学生民族情感和道德觉悟的重要力量。没有人比“五老”更了解、更善于挖掘这些红色资源,更乐于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事半功倍。2018年起,一如既往、年年有声有色地开展以下“十一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成立主题活动协调工作小组,由校关工委牵头,校党委办、宣传部、团委、德育处、学生处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合作,主动作为,推动活动顺利开展。加大宣传力度,在校各媒体、宣传栏、班会课、团集体活动等宣传主题教育活动的深远意义。升国旗仪式上,国旗下讲话适时融入弘扬闽东革命精神的内容。校园广播定时播放《闽东革命故事》有声电子书。组织“五老“入课堂,现身说法、现场互动,用身边事、身边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参加主题活动的热情,营造人人参与主题活动的氛围。
二是举办启动仪式。每年举办“弘扬闽东之光、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有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有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发言 ,有主题报告和参观展览,用满满的仪式感震撼青年学生的心灵。
三是开设宣讲报告。由校关工委统筹安排宣讲报告内容、时间和参加人数,“五老”报告团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制作课件,各二级学院选派师生代表参加,宣讲报告的视频全校发布。各二级学院也根据情况自行开设宣讲报告。多年来,校院两级“五老”开设的宣讲报告有《闽东革命史》、《闽东苏区历史纵横谈》、《缤纷灿烂的闽东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经典、永远不忘初心》、《铭记党史国史,传承爱国情怀》、《铭记光辉历史,弘扬闽东之光》,《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在宁德的生动实践》等专题。光辉的历史、鲜活的事例,为青年学生注入正能量,提升了立德树人效果。多年来,校院两级共开设宣讲报告一百多场次,7万多人次聆听、观看了“五老”宣讲报告。
四是开展参观研学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参观“摆脱贫困”展示馆、“闽东之光”教育基地等。多年来,共有7万多名青年学生在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研学,现场讲好闽东红色故事,弘扬闽东红色文化,让青年学生在亲身感悟中,体会“闽东之光”的光辉历史。邀请市党史馆、档案馆、讲师团来校举办“闽东红色档案”等专题讲座和展览活动,弘扬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组织青年学生观看“红色闽东行”电视连续剧,参观“砥砺奋进,不忘初心”闽东党史大型图片展,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凝聚振兴闽东、振兴中华的精神力量。 红色教育持之以恒 五是开展阅读红色经典活动。组织青年学生阅读《闽东革命故事》、《闽东好人故事》、《闽东名人故事》、《习近平在宁德》、《摆脱贫困》等红色读本。红色经典,值得青年学生去追寻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去感受那一份份永恒不灭的红色情怀。 六是开展征文、演讲、短视频比赛活动。开展主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微视频评比,并推送参与市级评比,几百篇征文、短视频等作品在市级评比中获奖。通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微视频评比,激发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立志成才报国。 七是开展主题班会、团集体活动。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读闽东革命史,讲闽东革命事,学闽东革命人”的主题班会课,让青年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体会。开展“诵读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参与红色体验、传唱红色歌曲、畅谈红色体会”为主要内容的团集体活动。 八是开展遴选宣讲员比赛。举办遴选校闽东红色文化展示馆宣讲员比赛,获奖学生聘为展示馆志愿者、宣讲员,成为弘扬“闽东之光”的形象大使,成为宣讲闽东革命精神的宣传大使。前来参观校闽东红色文化展示馆的人员络绎不绝,对宣讲员现场表现赞叹不已。 九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重要纪念日、传统节日,开展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宣读祭文、致敬闽东革命先烈。组织学生参观闽东革命纪念馆、闽东苏区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展示馆、蔡威事迹展陈馆、革命烈士陵园等校外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让青年学生在“见实物、看真景、观实迹”中,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场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高精神境界和思想觉悟,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寒署假开展闽东红色文化资源调研、宣传、报道等社会实践活动。 十是举办年度总结表彰会。每年常态化进行总结、通报、表彰。根据活动开展情况、成效,及时召开总结表彰会,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学生作品、优秀指导教师等,并通过学校网发布获奖信息。部分获奖作品推荐参与市级评选。 十一是开展红色课题研究。组织“五老”组成课题研究小组,有计划、有分工、有研讨、有经费、有成效地开展教育部关工委《高校关工委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富有特色、富有成效。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的号召。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关工委锲而不舍地用红色地方资源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家乡有机融合。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热爱家乡是对家乡的一种深情厚爱,这种情感是热爱祖国的基点,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开展“弘扬闽东之光、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就是培养青年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美好情怀,进而引导青年学生从爱家乡之情,升华到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党的热爱之情,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青年学生提升人格品德和陶冶爱国情怀,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久久为功。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关工委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加强创新内容、拓展形式、扩大效果,持之以恒地开展“讲、读、观、赛、研”五项主要教育活动,落实到位,建立起常态化工作机制。“讲”,就是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组织“五老”宣讲“闽东精神”、“闽东风光”等,让青年学生进一步了解“闽东之光”,引发对闽东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读”,就是充分利用闽东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青年学生收看“红色闽东行”电视连续剧,阅读闽东革命故事等红色经典书籍,用“身边事 ”教育“身边人”,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观”,就是组织青年学生到闽东革命教育基地参观研学,弘扬闽东革命精神,传承红色血脉,争当时代新人。“赛”,就是开展主题征文、演讲、短视频、遴选宣讲员比赛,让青年学生抒发“感恩记住昨天,珍惜把握今天,憧憬展望明天”的理想信念。“研”,就是组织“五老”深入开展《高校关工委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研究》的课题研究。在省、市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在校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充分调动“五老”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承担起引导青年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