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州区凤溪小学:成巴结对城乡融合,共促教育高质量发展时间:2024-10-24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巴州区凤溪小学承办了“成巴教育合作校际结对暨巴州区城乡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城巴两地、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成都行知小学、巴中二中、巴州区四小、鼎山学区部分教师,近1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金秋十月的暖阳沐浴着凤溪小学的校园,为这场教学交流盛典增添了温馨与活力。活动以凤溪小学吴鹏校长热情洋溢的致辞拉开帷幕,他代表全校师生对领导和老师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教育无界限,同为追梦人,农村学校在教育资源、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短板,但在巴州区教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成都和城区学校的引领下,农村教育将快速迈上新的台阶,助力巴州教育高质量发展。他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对职业的执着和忠诚,扛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用汗水去浇灌未来和希望,用拼搏书写成功与辉煌,努力成为立德树人的“大先生”,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他表示,凤溪小学将以此次研讨交流活动为契机,加强与成都、城区和鼎山学区兄弟学校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提高交流频次,丰富交流方式,拓宽交流领域,建立共同发展长效机制,共同为提升巴州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随后,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李春娇,对此次送教下乡工作作了介绍。她强调,城乡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是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本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互鉴互融、共享成长的平台,通过深入探讨城乡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挑战,成功打通了成巴合作与城乡融合间的壁垒,让山区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到不一样的课堂,促进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流动。 课堂教学展示环节,来自行知小学、巴中二中、区四小六位优秀骨干教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涉及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四个学科。他们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在场的师生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优秀课例。 在分组听课观摩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迅速转入到紧锣密鼓的分组议课与点评环节。授课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总结了执教中得与失;听课教师踊跃参与点评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言辞恳切,观点鲜明;专家点评,字字珠玑,高屋建瓴,既肯定了优点,又指出来不足,还提出宝贵的建议。点评交流研讨深入,气氛热烈,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交流与碰撞中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大课间活动,学生们身着鲜艳的服饰,手持腰鼓,随着激昂的鼓点,整齐划一地跳跃、旋转,展现出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他们的动作有力而富有节奏感,将腰鼓的磅礴气势与青春的活力完美融合。 巴州区四小李春娇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对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所有参与和支持本次活动的各级领导、同仁及合作伙伴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她说,学校围绕“互鉴互融、共享成长”的主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专家讲座、教学研讨、跟岗学习等。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教师们探索创新、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还通过观摩和聆听审辩式学习专家穆传慧老师的课堂和讲座,更新了教学理念,明确了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她表示,虽然在城乡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交流融合模式单一等问题,但作为共同体引领学校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思维去应对这些挑战,不断深化成巴合作和城乡融合教育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构建更加宽泛、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她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巴合作与城乡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定会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随后,李春娇校长代表区四小为凤溪小学捐赠了2万元的助学资金,表达了区四小对凤溪小学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最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共同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更为推动城乡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过校际结对和城乡融合教育的形式,教师们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秉承“筑巢育凤,凌云九天”的办学理念,加强与各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巴州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