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 >>党刊头条 >> 三十三年不言悔 呕心沥血为“心血” ——访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玉春
    详细内容

    三十三年不言悔 呕心沥血为“心血” ——访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玉春

      1月3日上午,在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二楼诊室内,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大夫,象往常一样,耐心地在为围了一屋子的患者不厌其烦地把脉问诊、开方子,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

      他,就是该院内科党支部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玉春。


    图片1.jpg


      现年56岁的李玉春,1991年7月毕业于洛阳医专医疗系。毕业后被组织上分配到南召县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后,凭着他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对卫生事业的无比热爱,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工作,实实在在为广大患者服务。小天地干出了大业绩,2000年10月,他任心血管内科主任至今。33年来,他先后任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医疗总监,河南省心衰中心联盟委员、培训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心血管分会精准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首届基层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分会委员,多届南阳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常委委员。带领心内科介入团队致力于解决患者疾苦,年独立于展介入手术量在2400台左右。急诊冠脉介入和择期介入年手术量600台以上等等。大大降低了转诊率,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在南阳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衰、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他先后获得各级颁发的荣誉几十次,并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蛇年春节来临之际,记者专程奔赴河南南召,采访了这位心血管病专家。


    图片2.jpg


    努力学习创“心”科  填补院里“心”空白

      1985年至2000年,南召县人民医院内科系统发展相对滞后,只有内科和急诊科两个科室。内科设置床位30张,入院患者多为脑血管病、慢阻肺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等疾病,冠心病住院较少。当时三位老主任在内科门诊和这两个科室轮转。后两位主任先后退休,另一位主任南下广州,可以说当时的内科短时间内没了顶梁柱,工作开展一度陷入困境,院领导决定由韩花科和高建然接任科主任。

      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科技的发展,领导敏锐意识到必须要学习先进、效仿先进才能走出困境获得新生。1997年5月,院领导慧眼识珠,考虑到他年纪小、有闯劲、爱学习,就派他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心血管内科专业,学期一年。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的时间里,给他感触最大的不是每天大量的病人和各种珍贵的病例,而是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前辈们高超的医术。当时他就下定决心,回到南召人民医院后一定要把医院的心内科开展起来、发展好,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说干就干,1998年5月,他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回到南召县人民医院,在完成门诊、住院工作之外,就把其他精力基本上都用在了组建内科心脑血管专科的前期调研上,现有的技术人才条件、设备组合情况、医院干部职工对此事的意见等,经过两年多的详细调研、征求意见、撰写组建方案,2000年10月25日,他向院领导提交了他撰写的《关于组建内科心脑血管专科的报告》,详细列举了组建心脑血管专科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并对比了县里其他医院相关科室的设计和当下状况。李玉春记得当时他写了这样一句话:“改革开放给他们创造了机遇,他们只有勇往直前,大胆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许是看到了他的雄心壮志,这个报告很快就获得院领导批复。2000年11月6日,在李旭副院长的牵头带领下,将内科分为内一和内二两科,内二科为心血管专科,与二楼的原中医肿瘤科合并,宋学建为内二科主任,主管肿瘤病人,他为内二科副主任,主管心血管及普内科病人。

      科室重建当月,收治病人人数空前增长,日均在院病人达31人,并且开展了床头及遥测心电监护、直流电复律、电除颤等技术,科室业务收入跃进医院所有科室收入前3名。与此同时,为了让全科医护人员掌握心电图知识,他利用每周例会时间进行20分钟心电图知识讲座,历时一年有余;还带领全科同志实施“危重病持续心电监护”,推广“舒张功能心衰”的理念,开展“心肌梗塞溶栓术”等多项新技术。潜移默化之下,全科同志在“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突破,大大提高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能力,缩短治疗周期,医院心血管内科这个品牌也在县域内响亮地树立起来了,成为了全县心血管病治疗的中心。

    20年克难攻艰,用心挽救无数重病人。

      步履艰辛,踌躇满志,日积月累,水滴石穿。2003年 6月17日,心内科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当时的副院长赵刚剑和医务科长蔡庆山组织召开内科重组会议,将内科重组为普内科和心脑血管专科,任命他为心脑血管专科主任。这一年,他带领的心内科率先在本市开展“同步直流电复律”、终止“室上速”“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和心脏起搏安装术等心内科介入技术,当时在全南阳市内可谓是遥遥领先,且在社会各界都备受好评。此外,“脑出血床旁锥颅抽吸术”等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效降低了病人死亡率,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自此,心内科终于迈出了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步,实现了“零”的突破,为医护人员们注入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2004年,“河南省高血压病防治中心南召县中心”在该院心血管内科成立,高血压病人的防治也开始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南召县域内高血压防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2008年1月1日,按照医院发展需求,心脑血管专科分为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力求实现双轮驱动、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李玉春担任心血管内科(后简称心内科)主任。2014年,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成立,他又担任科室负责人,并与河南省人民医院成立重症医联体。

      2016年,随着科室的发展,住院病人也在不断的增长,走廊加床的现象普遍,住院病人增加至130人,同时在科室人才、设备和服务能力的综合提高下,8月份心内科被河南省卫健委评为“河南省县级重点专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南召县心血管病诊疗中心!

      经过近二十年的临床积累和对医院特别是心内科的分析、细致调研,他觉得要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胸痛患者的快速救治,建设区域网络救治体系,必须建设(加入)中国胸痛中心,及时挽救更多的胸痛患者,践行“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理念。2016年初,他开始要求科室同事自行在国家胸痛中心平台上上报胸痛数据,于2016年10月申请建设“中国基层胸痛中心”。

      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顺利通过由“中国心血管联盟”、“中华医学会和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的联合现场验收,2017年11月3日正式通过“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喜获南阳市县级医院第一名、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胸痛中心的建设和认证,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急危重症救治、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能力和水平,标志着医院对胸痛病人的救治达到了国内大医院的同等水平,是惠及全县人民、造福一方百姓重大医疗举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胸痛中心成立以来,及时挽救了无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生命,同时也挽救了无数个家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7月对一位90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患者入院时精神萎靡,口唇发绀,全身湿冷,生命垂危,因患者年龄大,病情危重,需立即开通闭塞的心脏血管,但静脉溶栓是禁忌,即使做急诊介入,抢救的成功率也不到一半。秉承着“生命至上,抢救第一”的原则,他带领胸痛中心团队,立即开通胸痛绿色生命通道,启动介入导管室进行抢救。由于患者动脉硬化严重,右锁骨下动脉严重迂曲变形,造影导管很难到位。考虑右侧桡动脉入路困难,遂快速穿刺左桡动脉,改用左桡动脉入路,左锁骨下动脉亦有迂曲,手术难度很大,但经过不懈努力,在短短20分钟时间内就开通了闭塞的右侧冠状动脉,植入支架1枚。患者胸痛等症状很快明显缓解,成功脱离危险。也是这个病案,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神圣——无论再高的医术、再先进的设备,都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而服务的,也只有成功挽救生命才能体现出医德和技术水平。

      十年磨剑终成锋,一朝破竹势如虹。经过全科同志们的努力拼搏、坚持不懈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决心和勇气,心内科的发展迎来了高峰期。2017年初,心内科参加“国家心衰队列研究”项目,被授予“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

      仁爱为本,卓越至上。胜利的喜悦并未让他停止前进的脚步,继医院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后,他把建设“中国心衰中心”作为下一个努力的目标。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医学界把心衰称为二十一世纪心血管病须待攻克的最后两大堡垒之一”。心衰中心建设以“规范心衰的诊治,使每一位心衰患者均能接受到最恰当的治疗,最大限度降低心衰再住院率和死亡率”为目标,能够挽救更多的患者。在他的倡导下,科室人员不懈努力、勇攀高峰,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心衰中心工作中去,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广大患者托起“心”希望。

      2019年5月13日,历时一年多的准备时间,经过全院各协作科室、网络医院的同仁们团结一致,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不辞劳苦、加班加点,顺利通过心衰中心总部专家组现场验收。当年6月1日,医院“中国基层心衰中心”通过总部认证,成为全市第二个、全市县级第一个通过认证的单位,这标志着医院心衰的治疗水平再次迈上新台阶。达标认证只是心衰中心建设的第一步,未来,希望通过心衰中心的建设,规范并提高该县心衰病人的整体救治水平,降低转诊率,进一步降低患者费用,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图片3.jpg


    带团队五年佳绩多,成为全市冠脉介入佼佼者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心中有光,不畏远方。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科技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动力。2018年4月13日,心内科首例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成功开展。同年还开展了“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术。在他的带领下,心内科开启了介入治疗新时代。2020年1月,他带领介入手术团队,亲自操作,独立完成了县域内第一例急诊PCI手术!再次填补了该县介入技术史上的一项空白。这标志着冠脉介入这项技术在该县已经无需外请专家,依靠本院介入团队就能独立完成,此项技术大大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血管开通时间,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其社会意义远远大于技术本身意义!时至今日,仍然是南阳市为数不多的能独立开展急诊冠脉介入的县级医院!达到了南阳市内县级第一的水平,也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奠定了基础。

      创新的动力源于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源于他们渴望解除患者病痛的医者仁心。胸痛中心和心衰中心两大中心的成功认证,使医院胸痛病人和心衰病人的救治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但PCI术后病人的双心部题、ACS及心衰病人康复等问题亟需解决!在强烈的职业责任感驱使下,他向院领导提出申请:建设“心脏康复中心”,形成“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心血管治疗体系。同年12月18日,心内科“中国心脏康复中心”通过认证。这是全市第二个、全市县级第一个通过认证的单位。心脏康复中心建设顺利通过认证,是心内科能力提升的又一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推进“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的具体体现,也让贫困患者摆脱了因病至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

      2020年8月19日,随着业务量增加,经院领导研究决定,心血管内科再次分为两个病区,他担任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至此,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心血管内科整体格局已然确立,在历任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他带领着科室人员,披荆斩棘,奋发图强,心血管内科得到了空前发展,科室先后取得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心脏康复中心、河南省县级重点专科、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等傲人成绩,使该县心血管疾病在预防、急救、管理、康复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防治链条,并使县域内心血管疾病的全程管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也为全县64万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21年,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他在冠脉介入技术的常规化开展的基础上,带领心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开展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房颤动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这标志着医院在心律失常的诊治方面再上新台阶;同年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方面也有所突破,成功开展了“房间隔缺损”和“卵园孔未闭”封堵术。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心血管病健康大会上,南召县人民医院心衰中心取得了可喜成绩,连续3年获得大会颁发的“质控银奖”,被授于“质控达标之星”牌匾。2024年,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他带领的介入团队又成功开展了“绿色零射线介入”治疗“室上速”和“超声引导零射线卵园孔封堵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介入手术方式。

      再多的荣誉和牌子也抵不上从死神手中抢回的生命。李玉春说,去年的一个病案,是对医院特别是心血管内科综合实力的集中考验。2023年8月,院里胸痛中心接到120呼救,派出胸痛专用救护车,抢救一名胸痛患者。到达现场后,救援团队快速为病人做出18导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血压测为0!心电图发至院胸痛中心微信群,按胸痛流程为患者口服“一包药”。救援团队当即决定行“双绕”(即胸痛患者绕行急诊科、绕行CCU,直接进入导管室),尽快开通“罪犯血管”,挽救患者生命。中午12:03救护车到达医院急诊楼,12:05患者到达手术室门口,12:07造影结束,发现患者粗大回旋支自近段闭塞,前降支、右冠亦合并中重度狭窄,心脏搏动微弱。取得患者家属同意签字后,12:14急诊PCI开始,8分钟后,导丝顺利通过闭塞处至回旋支最远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血流恢复……患者意识渐转清醒,自诉胸痛明显缓解。透视下,心脏搏动较前明显有力,血压回升、心律恢复,术后送入CCU严密观察治疗。此次急诊PCI D-to-W(指患者到达医院门口至PCI导丝通过病变部位时间)仅仅用时19分钟(国家标准为90分钟以内)。这得益于国家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大力宣传倡导,得益于医院健全、快速的应急救治系统,更得益于医院胸痛中心急诊院前急救、心血管内科团队、介入手术室全体人员的无缝衔接和配合。

      截至目前,医院心血管内科两个病区共有床位139张,CCU床位11张,医师12人,护士42人。近年来新独立开展包括冠脉造影术、冠脉内球囊扩张术、冠脉内支架术,永久型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临时心内膜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包括床边无透视心内膜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卵园孔未闭封堵术,心脏、大血管和外周血管造影术等十余种。除常规应诊外,还负责医院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的随访工作。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大五附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医专一附院、南阳市一、二院开展了医联体建设,同时带教南阳医专的实习学生,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学科。

    成绩面前不停步,砥砺奋进在路上

      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该院心血管内科审时度势、奋楫争先,全面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紧跟医院高质量发展步伐,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不断提升扩大,解决疑难复杂危重心血管疾病的能力日趋精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奋斗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开展新技术与新业务为学科发展重点,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理念,持续加强科研力度、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科研积极性,利用医疗行业优势,带动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玉春说在党指引和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心内科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发展,不仅达到现在常规独立开展介入治疗的水平,而且能带教南阳医专实习学生,成为一个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学科,使科室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在医学的道路上,他刻苦钻研,孜孜以求,不断突破新技术,开展新的治疗方法,用二十余年的时间,打磨出一支技术过硬的心内介入团队;用二十余年的时间,发展出一支医护暖心的心血管内科治疗团队。攀登永无止境,前进总在路上。未来,在成绩面前不停步,将继续带领科室人员建设高血压达标中心,房颤中心、瓣膜病中心、泛血管病中心等,要为全县人民的健康事业而不懈进取,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奋斗终生!他将继续秉承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的理念,立足使命,持续攻坚克难、敢于创新,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改进医疗服务,全面提高医疗救治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也为全市医疗科技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目前,采访停车时,该院心血管病分院工地建设的基地牌已竖立,标志着该院心血管病将成为更加标准化的医疗场所。记者也祝愿在这位年轻的医疗专家带领下,该院医疗的明天会更美好!(倪申 张琴 通讯员 曾庆朝 段清雅 丁飒)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