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以爱之名,点亮希望——记“爱心妈妈”向菊英老师
    详细内容

    以爱之名,点亮希望——记“爱心妈妈”向菊英老师

    时间:2025-01-15     作者:教育文摘网【转载】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爱心与奉献,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璀璨星辰。向菊英老师,便是这样一位以爱为笔,书写动人教育篇章的“爱心妈妈”。她的故事,如同山间清泉,润泽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图片1.png

          一、初入教坛,爱心萌芽

          三十年前,年轻的向菊英带着对教育的炽热之情,踏入了尖山小学那简陋的教室,从此开启了她漫长的代课生涯。彼时的尖山小学,条件艰苦,但向老师心中的教育之火却燃烧得愈发旺盛。寒来暑往,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却从未磨灭她对学生的关爱。她骑着摩托,穿梭在乡间小道,晨迎暖阳,夜披霞晖,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祖国的花朵。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向菊英老师敏锐地察觉到乡村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与恐惧。这些孩子,夜晚常常因思念远方的父母而默默哭泣。向老师心疼不已,她像一位守护天使,毫不犹豫地承担起陪伴孩子们的责任。无数个夜晚,她将哭泣的孩子抱在怀里,轻声哄着,用自己的耐心和爱,一点点驱散孩子们心中的恐惧与孤独。孩子们对她的依赖,渐渐转化为对母爱的深深渴求,而向老师,也勇敢地肩负起了这“妈妈”的角色。为孩子们洗衣、做饭,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让他们在缺少父母陪伴的日子里,依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关爱学生,情暖人心

          杨玉婷,一个家境贫困的孩子,父母状况不佳,父亲外出打工,她只能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村校撤校后,上学的路途变得遥远,爷爷奶奶无力接送,杨玉婷的求学之路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向菊英老师得知后,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接送她的责任。无论寒霜酷暑,还是风雨交加,向老师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杨玉婷的家门口。

          记得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向老师看到杨玉婷还穿着凉鞋,冻得通红的小脚让她心疼不已。她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并不宽裕的工资,为杨玉婷买了暖和的运动鞋和厚厚的袜子。当杨玉婷穿上新鞋新袜的那一刻,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向老师的关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杨玉婷幼小的心灵,让她在艰难的生活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与希望。

          彭元,同样是一个生活在困境中的孩子。五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对他不管不顾,他只能与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常常饥一顿饱一顿。向菊英老师得知彭元的情况后,尽管自己的生活也并不富裕,且距离彭元家路途遥远,但她依然常常去看望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彭元家购买生活物资,让这个家多了一些生活的气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彭元进入初中后变得有些叛逆。向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对彭元更加用心,常常利用下课时间,让彭元和父亲通电话,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同时,向老师还关心彭元的学习,为了拓宽他的知识面,从网上为他购买了课外书和学习资料。在向老师的关爱与引导下,彭元逐渐走出叛逆的阴影,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信心。

          三、精神传承,影响深远

          向菊英老师的善良与博爱,不仅温暖了杨玉婷、彭元等无数孩子的心灵,更在尖山小学这片土地上,播下了爱的种子。她的事迹,成为了学校里最美的传说,激励着每一位师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无私的爱。

          在向老师的影响下,尖山小学的老师们纷纷以她为榜样,更加用心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学校里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充满爱的氛围。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关爱他人,懂得了感恩。

    图片2.png

          向菊英老师,她是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用自己的坚持、信仰、博爱和责任,为尖山小学的孩子们点亮了希望之灯,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温暖的力量。她是当之无愧的“爱心妈妈”,是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的杰出代表。她的宝贵品格,将永远在尖山小学传颂,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教育事业,用爱去浇灌每一朵祖国的花朵,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作者:平昌县尖山小学  杨李梅)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