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研共进 点亮课堂之光--文峰区教研员深入安阳市南关小学指导教学工作时间:2025-02-28 教研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25年2月27日下午,安阳市文峰区教研室教研员常江苏、燕宝宝、李艳杰三位老师走进安阳市南关小学指导教学工作。董晨毅校长、王海霞副校长以及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 智慧课堂,“箭” 证成 (一)《草船借箭》:品三国智慧,悟语文魅力 张珂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五课《草船借箭》。张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多媒体展示,迅速将学生带回至三国那个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中,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张老师将教学重点聚焦在诸葛亮这一核心人物身上,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入研读,去感受诸葛亮的 “神机妙算”,又分别从“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三方面充分感知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在分角色朗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时,学生们将周瑜的妒忌、阴险和诸葛亮的从容、自信表现得淋漓尽致。整节课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二)思维碰撞,共探教学新高度 课后,教研员们对这堂语文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李艳杰老师指出,张老师对教材的把握精准到位,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紧凑,整堂课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燕宝宝老师特别赞赏张老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层层递进,让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的表面意思,更深入地领悟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常江苏老师肯定了张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和课堂驾驭能力,特别是课堂的双向交流和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此外,教研员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更多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道德课堂,“改” 出精彩 (一)《错了就要改》:正视错误,学会成长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马丽芹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错了就要改》。这堂课紧密围绕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课堂开始,马老师运用了一段充满童趣的动画视频,展示了小朋友在生活中犯错的场景,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随后,马老师通过展示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如不小心弄坏同学的文具、忘记完成作业、在课堂上讲话影响他人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是否正确,以及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发表看法,课堂气氛热烈。 接着,马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场景下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学生们分别扮演犯错的孩子、被伤害的同学、老师或家长等角色,通过生动的表演,真切地体会到了错误给他人带来的感受,以及改正错误后的轻松和愉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真诚地道歉,如何采取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专家引领,提升教学新境界 课后,教研员对这堂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点评。教研员们对马老师的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深入理解了 “错了就要改” 的内涵,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展现出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细节上,教研员们建议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让学生在面对错误时,不仅要认识到错误的行为,更要深入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如何通过改正错误来获得内心的成长。 携手共进,展望教育新篇 本次文峰区教研室的调研活动,为安阳市南关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犹如一场甘霖,滋润着每一位南小语文、道法教师的心田,让我们受益匪浅。教研员们专业、细致的点评和建议,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教学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董晨毅校长表示,此次视导活动既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验,也为教师成长搭建了专业平台,为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学是一项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事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安阳市南关小学将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我们相信,在文峰区教研室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安阳市南关小学的教学质量必将更上一层楼,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共同书写教育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