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教下乡促交流笃行致远共成长——恩阳区于杰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走进玉山中学时间:2025-02-28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交流是此场修行中不可或缺的养分。2月下旬的阳光格外的澄澈,似薄纱般轻柔洒落,带着微暖。恩阳区于杰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带着诚挚之心,走进人文气息馥郁的校园——玉山中学。此次活动承载着教育局领导对工作室成员的殷切期望和对乡村数学教育的关注与支持,为初中数学课堂改革注入了多元化的活力。 玉山中学杜佳辉老师的《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和名师工作室成员邓少林老师的《认识不等式》都是华师大新版本七年级的内容。两位年轻有为的老师都巧妙地将生活与数学知识融合,以大量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构建数学模型,课堂节奏紧凑,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问题讨论与解决,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工作室中坚力量袁思刚老师在此次活动中,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变量与函数》的概念课。他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精准把握课程重点。课堂以课本中的4个生活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互助研学。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表达观点,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在应用实践环节,学生们学以致用,将抽象的函数概念与实际问题紧密相连,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辅助研学环节,袁老师巧妙引导学生通过练习进行反思,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中,袁老师创新性地引入了生动有趣的洋葱视频,恰如其分的将晦涩难懂的函数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播放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目不转睛,被精彩的内容深深吸引。听课老师们也纷纷点头称赞,对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表示认可。 课堂末尾,袁老师立意高远,为后续的研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更为学生们打开了深入探索函数世界的大门,引发了大家对变量与函数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课后,全体参与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研讨活动。老师们围绕三位老师的三堂示范课,各抒己见,讨论氛围热烈非凡。 玉山片区的数学老师们率先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肯定了三位老师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入课题的教学方式,认为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有老师指出,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进一步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参与,给予他们更多表达机会,以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工作室的老师们也积极回应,针对教学环节的时间把控问题展开讨论。他们提出,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课堂反馈,让学生充分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总结归纳,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深度的挖掘。 整个研讨过程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在探讨中共同成长。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为三位授课老师提供了反思与改进的方向,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积累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数学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 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从精彩的课堂展示到热烈的研讨交流,为城乡数学教育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三位老师的示范课各具特色,为乡村数学教学注入新活力;老师们的研讨交流,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初中数学课堂改革提供了方向。相信在这样的交流合作下,乡村数学教育定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发展,培育出更多优秀学子,书写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来源:恩阳区玉山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