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河南镇平县三个市级名师工作室集中授牌时间:2025-03-31      遴选筑巢,宛城名师摇篮雏形初现 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2024年10月,南阳市教育局启动首批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遴选工作。经个人申报、基层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镇平县一高中杜学峰、第二完全学校杨娟、第二小学尚海娟三位教师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行列。经过半年选址规划、设备配置及团队组建,三个工作室于2025年春季学期初完成建设筹备工作。 
 集中授牌,市级名师团队荣耀启航 3月27日,镇平县召开名师及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建设推进会。在全县各中心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县管学校校长、师训专干、乡村首席教师、各级名师近400人的见证下,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科长张玉蕾、县教体局一级主任科员李哲、副局长仵疆共同为杜学峰、杨娟、尚海娟三位主持人授牌,标志着该县首批市级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 
 名师引航,明确责任勇担育人使命 杜学峰作为主持人代表发表感言,他说,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深知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将带领工作室成员以“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教师培养、成果辐射”为工作主线,着力打造精品示范课堂,建立教学行为数据库,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定期开展校际联合教研。力争三年内完成两项省级课题,开发校本课程体系,培养20名骨干教师,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培训讲座,交流经验共探建设之路 会后,现场开启名师及乡村首席教师素养提升培训。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卧龙区潦河镇辛店中心小学副校长程千芬,结合自己工作室建设经验,以《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建设的创新路径与实践引领》为题作讲座。程老师从政策执行、团队建设、规划制定、常规管理、品牌打造、个人成长等六个维度展开剖析,提出工作室建设要“快”抓政策落地、“专”聚人才优势、“深”挖教研内涵、“精”化日常管理、“亮”化特色成果、“恒”促自我提升,为乡村教师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范式。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南阳市十七小副校长李付晓作《名师工作室建设策略》专题分享。她以“建机制、强实践、重辐射”为主线,提出“建好”、“用好”、“管好”的“三好”建设框架,推动工作室从“个体突破”迈向“城乡教师群体共进”,最终实现“让优秀教师发光,助普通教师追光”的育人使命。 
 实地调研,精准施策指明发展方向 培训期间,张玉蕾、李哲等市县教育局负责同志一行8人先后赴涅阳二小、第二完全学校、一高中,对尚海娟、杨娟、杜学峰三个市级名师工作室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工作室发展规划、团队建设及运行情况,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在涅阳二小调研期间,市县领导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工作室的规划定位、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及未来目标。李哲充分肯定尚海娟名师工作室在学科融合、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殷切希望工作室要建成在全市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工作室,充分发挥小学教育基础性作用,在美育、德育、幼小衔接、家校共育等领域形成可推广经验。 
 在第二完全学校杨娟语文工作室现场座谈中,主持人杨娟以《让语文照亮生命,用共进点燃激情》为题作专题汇报,系统阐释“生命语文”教育理念及工作室阶段性成果和发展规划。张玉蕾用“三度”高度评价建设成效:有温度,“让教师从职业倦怠走向生命自觉”的机制充满人文关怀;有深度,“从知识传授到生命对话”的课堂革命具有范式意义;有广度,“1人辐射1校”模式为教育均衡提供镇平方案,并建议可探索构建教师成长数字画像系统,实现精准教研诊断;试点元宇宙教研空间建设,突破传统教研时空限制。 
 在一高中调研时,张玉蕾与杜学峰亲切交谈,对工作室的建设思路和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工作室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立足课堂主阵地,重点突破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建立教学行为数据库,形成可复制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为全市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贡献智慧。 展望未来,协同发展谱写教育新篇 此次镇平县市级名师工作室的集中授牌,标志着县域教师队伍建设迈入专业化、协作化发展的新阶段。三个工作室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将形成“以点带面、全域联动”的教研新生态,引领全县名师工作室及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协同发展、共同进步。未来,镇平县教体局将持续深化名师工作室建设,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推动“名师孵化”与“成果普惠”双轨并行,为南阳教育高质量发展谱写镇平篇章。(李小伟 赵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