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无界 匠心有声 ——我校教师赴成都石室中学观摩“文翁杯”课堂教学大赛时间:2025-04-08 走出去,看见光;带回来,成为光。三尺讲台,匠心无界!为探索课堂教学新样态,汲取优质课堂智慧,我校初、高中共十位教师,在体卫艺处何学川主任带领下,前往成都石室中学,观摩以 “聚焦思维共生,赋值人工智能” 为主题的 “文翁杯” 课堂教学大赛决赛。 在这场融合教育智慧与科技力量的盛会上,高中文科组、理科组与初中组三大赛道异彩纷呈,为教育者开启了一扇通向未来课堂的智慧之门。 一、学科思维,融AI迸出智慧火花 语文老师借助AI绘制古诗词意境,与学生画作对比,助力学生理解诗词意蕴。数学课堂上,教师运用动态几何软件,把初中“旋转中的全等三角形”、高中“余弦定理”里抽象的几何变换直观呈现,降低学生认知难度。地理、物理分别通过实验模型、仿真实验辅助教学。生物课以模型建构还原科学探索,让学生亲历知识推导。数学老师李玖洪认为,动态演示结合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值得借鉴。文科融合AI与语言、人文打造数字课堂;理科突破传统,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探究能力。从知识传递到思维显性化,AI正成为助力认知的关键“透视镜”。 二、教学相长,创师生共生新生态 在本次赛课中,各位老师都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重构师生关系,创新“双主体”课堂新样态。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案例情境激发学习内驱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经验有机衔接。向海军老师称赞政治课“守住法治红线,维护司法公正”主题讲解深入透彻,内容丰富且贴近现实,互动环节妙趣横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日常教学提供了良好范例。何学川主任评价篮球课,蔺靖雅老师示范生动、解说详细,练习时耐心纠错,还融入小游戏和比赛,增添了课程的趣味性与参与性,促进学生沟通合作,实现了寓教于动。刘静老师称赞观摩的“家庭沟通”主题课堂,老师用夸张语气模仿父母吵架引发共鸣,借“锁”与“钥匙”直观地呈现和解决了问题。孙沁春老师观课后盛赞,课堂引导高中生探讨回归自然,激活了思维,全程渗透情感价值目标。整个赛课中,师生借智慧平台共建知识图谱,实现认知同频,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也应善用技术,助力思维进阶。 三、思行并进,教育者的使命觉醒 此次学习,我们深刻意识到教学应从“教会知识”转向“培养思维应变能力”。化学张建华老师高度评价,课堂借“问题链”让学生自主建模,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为思维引导者。初中语文冯轩老师称赞石室中学语文课堂“文道统一”,启示我们利用AI教学。教师应成为思维引导者,我校教师团队正把所学转化为校本创新,青年教师也已开始思考,如何将本次所学融入教学实践。 我们在观摩中碰撞思维,在记录中沉淀经验。这场跨校联动的教育“追光行动”,正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更多的创新能量。教育创新的希望,正在这个春天悄然播撒。教育,永远在面向未来的路上;而我们,始终是智慧火炬的传递者。(图文/何学川 唐志芬 初审/苟敏 复审/杨华 终审/谢锋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