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赴通江县实验中学开展通江县教育协同发展交流活动
    详细内容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赴通江县实验中学开展通江县教育协同发展交流活动

    时间:2025-04-13     作者:教育文摘网【转载】

    640.jpg

          为深入贯彻成巴合作办学协同发展战略,助力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提质增效,4月12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胡昳率专家团队赴通江县实验中学开展通江县教育协同发展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通过专题讲座、学科研讨等形式,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县委教育工委书记,教科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文出席活动,全县高中学校管理团队及英语、物理、历史学科教师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

          教育协同 共谋发展

          教育协同 共谋发展

          上午9时,在教科局何文局长、学校王兴周书记、李怀昌校长陪同下,四川师大附中专家团队实地考察校园文化建设,深入了解实验中学办学特色。

          启动仪式 擘画蓝图

          9时30分,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学术报告厅举行。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怀昌致欢迎辞,强调本次活动是落实《成巴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的重要实践,期待通过深度合作实现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创新突破。

          何文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四川省师大附中的教育帮扶彰显了省会名校的责任担当,要求全县教育工作者:一要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平台,切实保障教育公平;二要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实现教育人生价值;三要践行有温度的教育理念,用教育智慧启迪生命。他希望要把握协同发展机遇,要与四川师大附中的优秀者一起优秀,通过"名校+"模式实现教育质量跨越式提升。

          专家引领 理念革新

          四川师大附中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胡昳作《人文关怀 点燃激情 绿色高考 激活人生》主旨报告。她基于三十余年教育管理经验,从“构建人文关怀体系”“创新激情教育模式”“践行绿色备考理念”三个维度,深入阐释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创新实践,给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教育智慧,为县域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可操作范式。

          学科赋能 精准施策

          随后,活动分学科同步开展深度教研,三大高考学科呈现特色鲜明的研讨内容。

          1、历史学科

          历史教育专家,正高级教师刘松柏作了《四川省2025年新高考题型预测与命题趋势分析暨高考总复习策略》专题讲座。他聚焦四川省2025年新高考改革动向,围绕“题型预测、命题风格、教材使用及试题讲解”四大板块展开深度剖析。他立足教学一线,以通俗语言分析四川高考历史命题趋势,拆解复杂考点,结合历年真题与新课标要求,精准预测命题趋势,提出针对性的高效复习策略。现场教师纷纷表示内容“干货十足”,为备战新高考指明了方向,极具实践指导价值。

          2、物理学科

          成都市物理中心组成员査勇作了《扎实研究 按律生根》为主题的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讲座。他从二轮复习目标、指导思想、高考政策、高考题型、备考方向多方面做了重点阐述,分析了往届四川卷的特点,并对2025年高考四川物理卷做出如下展望:复习中聚集电磁学力学综合题;注重微元积分思想;加强等效法、实验题和创新题型训练。整个讲座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我县物理同仁受益匪浅。

          3、英语学科

          李思衡、杨璐嘉两位青年教师分别作《大模型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I辅助下的读写教学创新》专题分享。

          李思衡老师聚焦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从发展学生听说的AI辅助教学角度出发,结合理论与实践,针对听说课、早读、作业三个场景,以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1为例,解析人工智能在课前、课中、课后对英语教学的赋能点。还基于SMART提问模式,通过课堂实录和实操,为教师带来“人工智能+英语教学”互动体验,加深大家对AI赋能教学的认知。

          杨璐嘉老师以《外研版英语Book3 Unit1 Developing ideas》为例,借AI平台展示三大创新:备课,AI智能推荐资源,助力学情分析与知识构建;作业设计靠AI批改,实现分层推送与即时反馈;学生成长档案通过数据追踪形成可视化画像。她强调AI虽高效,但教师要主导教学设计,凸显“人机协同”中教师的价值。

          协同致远 共创未来

          活动最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共同记录美好时刻。

          此次交流活动通过理念输出、实践示范、机制创新三维发力,不仅为通江教育注入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更构建起可持续的协同发展体系。两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内涵,共同探索县域高中教育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新动能。(来源:通江县实验中学)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