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师附小开展“教学六认真”常规检查 筑牢教育质量生命线2025年4月28日,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组织开展四月份“教学六认真”常规检查工作,通过课堂观察、备课审查、作业评估等多元维度,全面诊断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本次检查以“固本强基、互学共进”为主线,覆盖全校各年级学科,形成“查-评-改”闭环管理机制,为落实“双减”背景下教学提质增效提供实践支撑。 立体化督导体系 课堂观察全覆盖 检查专班深入教学一线,采取“推门听课+专项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30个班级开展常态课督导,累计记录课堂教学案例45份。重点关注教师教学设计实施度、学生课堂参与率及目标达成效果,课后即时组织“3+1”反馈会(3项亮点提炼、1项改进建议),实现“一课一策”精准指导。语文组《亡羊补牢》情景化教学、数学组《探索规律》思维可视化设计等创新实践获评优质课例。 备课质量专项评估 深耕教学预设 以“新课标落地”为导向,检查组系统查阅教案200余份,从目标设定、活动设计、评价嵌入等维度建立三级评估指标。数据显示,98%的教案体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72%融入跨学科元素,其中科学组《皮肤》课程联动生物解剖模型教具开发、美术组《巴城夜景》融合地方非遗文化等案例凸显备课创新性。校长赵亚丽强调:“备课是教育智慧的凝结,要让学生在‘有备而来’的课堂里遇见思维生长的可能。” 作业管理创新实践 精准育人显效 推行“基础+弹性”分层作业模式,抽样分析作业批改记录1500余份。检查发现,各学科作业设计紧扣“减量提质”要求,英语组创设“单元主题实践任务单”、低年级语文开发《端午粽》生活观察日记等特色作业占比达40%。批改环节中,教师个性化评语覆盖率92%,错题跟踪反馈机制建立率达100%,形成“批改-诊断-提升”育人闭环。五年级数学教师创新“错题银行”制度,通过学生自主存兑错题积分,激发学习内驱力。 本次检查同步建立问题整改清单,针对5%的教案二次备课不足、10%的课堂互动有效性待提升等问题,制定校本研修专题方案。赵亚丽校长在总结中提出“三个持续”:持续完善“检查-反馈-改进-复查”长效机制,持续构建“骨干引领、团队共研”的备课文化,持续探索“轻负高质”的作业管理体系,让教学常规成为滋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作为巴中市基础教育标杆学校,巴师附小近年来通过“每月专项查、季度综合评、年度总考核”的常态化督导机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指数提升35%,学生学业质量优秀率连续三年增长8%。此次常规检查既是对教学根基的深度夯实,也为区域“双减”深化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信息来源: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