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江中学实验学校组织教职工观看 《阳光问廉》总第三十五期,共探民生议题5月14日下午,开江中学实验学校全体教职工齐聚红光楼底楼多媒体室,共同观看达州市大型全媒体直播节目《阳光问廉》总第三十五期。本期节目以“聚焦民生实事,回应群众期盼”为主题,通过三个典型案例短片,直击民生痛点,引发教职工们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 。 首个短片《老问题一直未解 用水难何时破局》将镜头对准达州东部经开区亭子镇燕窝岩村。尽管近年来达州市大力推进饮水工程,农村饮水状况显著改善,但燕窝岩村胡家院子十余户村民却仍深陷“吃水难”困境。此地距离亭子中心场镇仅10余分钟车程,曾经村民依靠老井取水,老井毁坏后,手挖井因管理不善水质浑浊不堪,无法使用。村里多是七八十岁的独居老人,部分村民为获取干净水源,需往返40分钟到400米外的机打井挑水,一周至少三次,而体弱年迈者只能无奈饮用受污染井水或屋檐水,他们的用水难题亟待解决。 第二个短片《监管审核存漏洞 政策红利变唐僧肉》聚焦渠县有庆镇龙滩村的以工代赈项目。2023年,渠县在此实施以工代赈赈济模式创新拓展项目,800万元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其中322万元为劳务报酬支出,本是利民惠民的好政策,却在执行中走样。村民反映劳务支出存在疑点,暗访组核查发现,项目理事会成员与务工人员共用工资表,部分未参与务工的理事会成员违规领取与普工同等报酬,调整后其务工天数也难以核实,使得以工代赈政策沦为个别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最后一个短片《建桥之困:亟待打通的民生通道》讲述了万源长坝镇董家梁村的故事。一条后河成为村民出行的“天堑”,现有的吊索桥年久失修、漫水桥或垮塌或汛期无法通行,严重威胁村民安全,阻碍当地特色产业发展。2021年启动的董家梁跨河桥梁建设项目,本应于2024年底完工,却在2024年5月停工至今,桥墩基础尚未完成,让村民的出行期盼落空。 本期《阳光问廉》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致力于发现并推动解决基层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旨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观看结束后,开江中学实验学校教职工们纷纷表示,此次观看不仅是一次对社会民生问题的了解,更提醒自己要时刻关注群众需求,立足本职工作,为社会发展贡献教育力量。(来源:开江中学实验学校 邓先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