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专业发展 青年教师共赴成长之约——烟台开发区八中举办青年教师专业培训专题会时间:2025-05-26 为推动构筑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间教学经验共享,烟台开发区第八初级中学于5月20日举办了“互鉴·深耕·致远”主题教学沙龙,30名青年教师共赴这场专业成长的思维盛宴。活动聚焦“走出去”校际课研经验迁移与优质课堂打造策略,通过多维对话激发教育创造活力,助力青年教师打破成长瓶颈,构建个性化教学风格。 打破信息茧房:跨校教研先锋带来校外创新实践 活动中,3位青年教师分享了校际同课异构公开课的一些心得和收获,带大家领略不同学校的课研模式: 语文组教师张玉倩从三个维度分享其实践体悟。从制定"目标同向、策略异构"的设计理念,到设计"疑问初探—文本寻踪—深度思辨"的三阶课堂,再到以"研"为桥:在协同共进中实现专业成长,张老师表示教学设计既要"致广大"——把握整体框架,更要"尽精微"——雕琢细节落实。 英语组教师杨钰雯从“备课的焦虑、磨课的火花、评课的光芒、研讨的力量”四个维度出发,分享了优质课打磨过程中的导入、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将整个过程比作剥洋葱,眼含泪水的同时也离核心越来越近。 化学组教师王向前巧妙运用“碳元素盲盒”创设情境,以“揭开碳单质身份卡”为线索贯穿全课。课堂特别设置“诊断式评价”环节,通过即时学生自评,自我摘星,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精准突破概念理解难点。 揭秘优课基因:大赛获奖者拆解教学设计底层逻辑 在近期的区优质课比赛中,学校教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创新的教学设计和出色的课堂表现,获得了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卓越风采。 英语组彭玉洁教师分享了关于这场“时间与智慧的较量”的备赛经验。依托团队的强大支撑和头脑风暴,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争分夺秒磨课试讲到深夜是其成功的秘诀。同时彭老师建议青年教师们为未来备赛积累经验,合理规划时间,做好个人思考并保证充分的练习。 历史组李水君老师将优质课比赛比作“组团打怪”的故事,以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让《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这一课题变得生动起来;以紫禁城为“导游”,带领学生逛故宫一样学习历史时间线。李老师从自身出发,分享了参赛经验:好课是“改”出来的,跨学科是宝藏以及团队是你的“外挂”。 构建成长闭环:现场互动交流实现经验转化 本次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注入了新活力,明确了“共研、共创、共享”的发展方向。未来,开发区八中将以项目化学习为支点,推动教学设计与育人目标的深度融合,助力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携手同行,共绘教育新图景! 孙明享副校长肯定了活动的成效和意义,青年教师们的分享让其他教师们领略到跨校教研的丰硕成果,也为其今后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梁维泉校长引用冰心的小诗“成功的花”对青年教师提出期望和建议,青年教师是教育的希望,要具有爱心、信心与责任心,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编辑|刘美静 通讯员|陈瑛 彭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