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蕙沁香传师道,桃李成蹊映丹心时间:2025-07-04 ——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 三尺讲台,是星辰与幼苗对话的起点;半支粉笔,是时光与理想相系的桥梁。教育最美的风景,正是师者以德为锚、以爱为帆的永恒航程。值师德师风建设年,烟台市莱山区第八小学特推出「师心筑梦」专栏,拾取那些散落在作业批注里的深情,定格那些闪烁在深夜备课灯影下的坚守。 个人简介 杨超颖,执教于烟台市莱山区第八小学,一级教师。她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始终保持着那份坚守——对教育工作热爱,对学生关爱。近年来,先后获得多项荣誉称号,所带领的班级也荣获“莱山区优秀班集体 ”称号。 教育故事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陪伴。杨老师是莱山区第八小学一名普通的教师,一直默默耕耘于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一线。班主任的工作平凡、琐碎,没有舒适和安逸,有的只是日复一日潜心育人的忙碌,但在辛苦的背后,也收获着人间最真挚的温暖。 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杨老师,也让她始终坚信唯有用心、用爱才能直击教育的内核。 一、做心中有爱的老师,要学会欣赏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尽如我们的心意,有些孩子看似不完美,总是担当了班级中那个“捣蛋鬼”,实则就是迫切地想要让老师去关注他。 班级中有一个小男孩叫小陈,经常因为调皮受到老师批评,但是他却早已不以为然,对所有老师的批评已经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直到一次朗诵比赛,班级挑选领诵员,很多孩子踊跃报名,他也在其中。 听完他的朗诵,杨老师被这个曾经的捣蛋鬼所惊艳到了,他的嗓音在清亮中又带有一丝紧张,他是渴望被老师赏识的。杨老师看着他迫切的目光,被他前所未有的认真所震撼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老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杨老师抓住了这个让他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 最终杨老师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小陈,你来当领诵员,老师相信你!”其他孩子露出了惊诧的目光,或许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后来了解到,在他满脸无所谓的背后,是放学后拉着妈妈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他将每一句话都细细地揣摩,练习了数十次甚至数百次。 在正式演出那一天,当他身着白衬衣严肃郑重地站在舞台上时,一束属于他的灯光照亮了他自信的脸庞。当听到他的声音通过话筒出来时,杨老师的心中感到无比激动。或许比赛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他站在讲台上自信的表现自己时,他就已经成功了。演出后杨老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恍惚间耳边传来了一个细小而又清晰的声音“老师谢谢你 ”。 从那次以后,他慢慢地开始由无所谓变得自信起来,那个曾经的“捣蛋鬼”变得不再调皮,开始积极主动地去向老师请教问题,就在这样的努力下,他的进步越来越大,直至学期结束,他自信地站在学校表彰的领奖台上。 二、做心中有温度的老师,关注学生的成长 “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惜在学生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杨老师在接手班级前,向之前的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叫小张的孩子,总是低着头,不注重个人卫生,面对老师的询问也是爱答不理。 杨老师在开学前找到了一个契机:那就是带领孩子们一起打扫 卫生,孩子们干得都很卖力,一个个小脸上也蹭上了很多灰尘。于是, 在大扫除结束后,她给孩子们布置的第一个作业就是——回家洗澡。周一在班级评比出一名整洁之星,能得到老师的奖励。杨老师装作不经意走到小张身边,摸着他的头对他说:“老师有预感,你会得到老师的奖励哦。” 果然,周一的早上,一位干净腼腆的少年,缓缓步入教室,和杨老师初次见他时判若两人。杨老师大声表扬了他,并将奖品放到他的手上,其他的孩子也为他送上了热烈真挚的掌声。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向同学和老师鞠下了深深地一躬。 从那一天开始,他不仅穿衣整洁了,而且将桌洞和书柜也整理得十分整洁。他也从原来的腼腆、不爱说话,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上课总能看到他举手发言的身影,课下也总能听到各个任课老师对他进步的表扬。当杨老师把“好习惯养成之星”的奖状颁发给他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泛红的眼眸。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陪伴,杨老师陪伴孩子度过他们的童年,孩子们陪她走过青春的岁月。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杨老师始终秉承着一颗教育的初心,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缀得花香弥漫。(烟台市莱山区第八小学 杨超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