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教师到达川四中一对一跟岗交流学习为深化区域教育协作,充分发挥各校教育经验优势,达川区石桥中学于2025年9月25日组织11名教师赴达川第四中学,开展为期一天的跟岗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互学共鉴、共谋发展”为宗旨,通过深度参与和交流,推动两校教育实现深层次对话与合作。 核心交流内容 本次跟岗学习围绕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展开,聚焦6大核心方向: 1. 德育安全工作与全员育人:了解达川四中德育安全工作总体思路、实施路径,班主任队伍建设管理方法,以及家校共育的具体模式与成功经验。 2. 学生日常管理:学习班级一日常规(晨读、课间操、午餐、午休、放学等)的组织管理策略,以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3. 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调研校园空间(教室、走廊、图书馆、功能室等)设计如何体现教育理念、服务学生学习,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特色。 4. 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模式的实际操作,分析教师教学环节设计、课堂节奏把控、学生积极性调动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与课堂参与度,以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情况。 5. 教研活动(校本教研):全程参与完整教研活动,涵盖主题确定、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等环节,重点学习教研主题如何聚焦真问题、研讨氛围营造方式,以及教研成果反哺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 6. 教学常规管理:明确达川四中在教学计划、教案、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评价等环节的具体要求与检查反馈机制,探究教学常规扎实落地、避免流于形式的实践经验。 教师感言摘录 【初一年级 王文静老师】 此次跟岗学习让我深切感受到达川四中优美的校园环境、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与高超的教学技艺,以及学生高度的自觉性与自律精神。在高效课堂方面,学校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主动表达,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学生培养上,针对初一习惯养成关键期,强调“入室即静、入座即学”,营造专注学习氛围,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学习重要性、制定个人学习规划;学科教研中,语文组教师团结协作,教研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经验教师引领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初二年级 潘若晨老师】 这次班主任跟岗学习十分“接地气”。我观察到,班主任处理学生矛盾时并非在办公室说教,而是通过“边散步边聊”的方式拉近与学生距离,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效果显著。此外,音乐教学课也让我顿悟:直抵人心的旋律比单纯讲道理更能疏导情绪,教育需要这种“不着痕迹”的智慧。 【高一年级 邓红琴老师】 作为乡镇学校班主任,此次跟岗让我对“育人”有了更深理解。达川四中班主任工作的精细度令人惊叹,从班干部培养、班风建设到复杂学生问题解决,都有系统方法;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停留在墙面装饰,更渗透在每一次师生互动、家校沟通的细节中。我深刻认识到,班主任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学生成长的“设计师”、家校共育的“桥梁”。后续我将把“精细化管理”与“家校共育”理念带回石桥中学,努力构建更有温度、更高效的班级集体。 【高二年级 刘棋菌老师】 通过班主任跟岗学习,我掌握了“倾听+共情”的学生矛盾化解方法,也学会用“每日小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深刻体会到“细节关怀比说教更有效”。在家校沟通方面,我意识到可充分运用家长群,适时分享学生上课、生活、就餐、体育活动及教师日常工作照片,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理解教师辛勤付出,推动家校共育和谐开展。此外,在语文课堂观摩中,我学到“课文与社会热点结合”的教学方法,如用新闻事件解读议论文逻辑,显著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也让我明白“盘活课堂需贴近学生认知”。 活动意义总结 此次跟岗学习为两校搭建了高效交流平台,实现了办学经验与优点的互学互鉴。作为一项“双赢”乃至“多赢”的举措,它不仅助力两校教师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更为学校创新发展、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活力,最终推动两校达成教育共识,共同提升办学水平,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来源:达川第四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