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陈惠敏:立德树人铸师魂,守正创新育人才
教育文摘网8月12日福建讯(陈强)讲台上,她是知识的灯塔,用智慧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讲台下,她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细心呵护着八6中队的每一位孩子。她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责任、尊重和关爱,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她是福州第十一中学八6中队辅导员陈惠敏老师。

陈老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怀着对英语教学的热爱,她在英语教师、班主任岗位上全身心地投入与付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成长为本职工作的全能手、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用心教育,静待花开。
坚持“思想引领+德育树人”做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
陈老师深刻意识到青年是民族的未来,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因此思政教育是少先队工作中重要一部分。她创造性地组织少先队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集教育性与趣味性合一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她的带领下八6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参与了“护河爱水,清洁家园”志愿活动,同学们用自己辛勤汗水与实践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参观“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聆听名人事迹,感悟名人品质,传承红色基因;队员们在马尾船政博物馆中,结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现场市民游客解说船政历史,讲好中国故事、福州本土故事......在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研学、志愿活动中,全体八6中队少先队员从身边做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在日常的活动中,她抓好少先队建设,把握好队会这一思政教育主阵地。通过“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雄”、“百年天演,鉴知未来”等思政主题队会中,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结合福州本土文化,进一步厚植爱国热情、培育科学精神、增强历史担当,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好少年。
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少先队集体荣誉感,陈老师鼓励、带领、指导少先队员们参与学校、市级等各类活动。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锻炼劳动本领,感受劳动乐趣,培养劳动情感,体验劳动价值,制作手工品等;在班班有美展中以自己的画笔绘画祖国美好河山,展现当代少年对文化的传承。
坚持“班风塑造+学风营造”做学生青春成长的同行人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是少先中队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促进队员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促进队员全面发展,增强中队凝聚力与归属感,陈老师在充分把握班级情况、了解每位同学个性特点的基础上,组建班干部团队,对班委进行充分的指导与培养。全班同学共同将综合素质评价细则进行班级“本土化”,充分明确班规,运用班委登记表对同学们的日常表现过程性、量化记录,带领着八6中队同学从七年级“摆脱新手光环”,到八年级“实现跳跃式前进”,实现为九年级的冲刺夯实地基。


在学风的营造上,陈老师重视指导学法、发挥同伴作用。引导学生明确自我定位、设定目标,通过设立可观测、可评价的合理“目标对象”,加强竞争意识。她重视并善于发现班级内向的中等生,将其作为榜样对象培养,通过激励、倾听、点评等多种手段,带动中等学生,广泛辐射全班,进而营造班级积极向上氛围。
陈老师在工作中始终坚定教育教学理想信念,牢记立德树人根任务,不断探索教育方法、创新工作思路,以提升班主任管理的水平与素养,成为学生心中的灯塔,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