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小学双师课堂模式探索
在数字时代,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扮演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角色。双师课堂原本意味着两位教师共同授课,现今特指人类教师与智能机器人教师的协作,通过人机合作推动学生的智慧发展。而小学双师课堂一般包括线上名师授课与线下辅导教师的课堂管理、答疑解惑以及练习指导。这种教学模式融合了名师的专业知识和辅导教师的管理技巧,借助远程教学资源,可以有效解决教师短缺和课程内容单一的问题。安阳市铁西路小学各学科教研组以2024年度安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ayjky24035)为契机,充分利用智慧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在学科教学的双师课堂策略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一、双师课堂的内涵与优势
双师课堂的核心在于将名师的教研和教学能力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同时助教老师在现场维持课堂秩序、解答疑问、进行辅导和互动等工作。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教育师资不均衡的社会问题,即使是在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一线城市的教学资源。同时,双师课堂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教师资源压力,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技术,双师课堂将线上优质教育资源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优化并整合了教育资源。线上名师能远程传授知识与技能,线下辅导教师则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与问题解决,双方协作提升了教学成效。
二是互动性与实效性并重。双师课堂互动性极强,线上名师与线下辅导教师、学生之间可实时交流互动。这种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增进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双师课堂的实效性显著,学生通过实时反馈与评估,了解学习进展和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三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视。双师课堂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策略。线上名师根据学生兴趣与能力提供个性化指导,线下辅导教师则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与需求进行答疑与练习。这种个性化教学更贴合学生需求,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四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名师效益最大化。双师课堂整合了全国优质资源,促进了教育资源共享,有助于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公平性和普及性。同时实现名师资源最大化共享。一位名师可同时教授数百甚至数千学生,放大了名师价值。同时,线下教师负责班级管理与教学服务,解决了缺乏线下服务和互动的问题,优化了整体学习效果。
五是教学质量的可控性增强。双师课堂旨在实现名师资源共享,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一位名师同时授课多个班级,有效控制异地教学质量。名师团队统一教研,保证教研能力;名师统一授课,确保教学质量;辅导老师统一服务标准,保证服务质量。班级扩张不受名师数量、场地、时间限制,使学生更易享受名师教育,扩班成本低,跨校区扩张迅速,共享名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我校在疫情期间进行了两个学期的双师课堂研究,成绩监控显示,平行班级学业成绩显著进步,班级差距缩小。
六是促进线下师生成长。双师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在学习。教师借助名师资源,学习教学智慧、方法、理念,对教材把握更精准,教学方法更灵活,培养出一批教学骨干。同时使用双师型课堂的学生更易掌握学习技巧,推进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率,语言特质和表达能力表现良好,有利于培养其学科素养和增强认知能力。
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小学双师课堂的实施
在小学开展双师课堂教学,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解决方案。在具体的实施中,笔者所在的安阳市铁西路小学主要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从三方面系统推进双师课堂。
首先,硬件准备与师资培训是基础保障。学校配备了高清摄像头、麦克风、一体机等基础设备,同时通过系统性培训使教师掌握软硬件操作技巧、多媒体课件制作及互动教学设计,确保线上线下教学环节的无缝衔接。
其次,在课程设计与实施层面,我校深度融合线上优质资源与线下教学场景,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逻辑进行精细化设计。将知识点拆解为阶梯式任务模块,结合PPT演示、多媒体互动、在线答题等多元教学手段,同步开展小组协作、实时讨论等课堂活动,通过双师协同实现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再次,课堂运行过程中也需构建多维互动体系。线上教师通过个性化指导满足差异化需求,线下教师侧重答疑解惑与巩固练习;运用在线测试、课堂观察等工具实时监控学习进度,建立及时反馈机制;同时注重营造积极课堂氛围,运用趣味化教具和情境化教学活动激发参与热情,形成师生、生生间的深度互动循环。
最后要建立规范管理体系。我校通过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制度与行为准则,通过双师协同管理确保教学秩序。同时配套设立应急响应机制,对设备故障、网络中断等技术问题预设解决方案,通过流程化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质量稳定性,有效地提高了双师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下“双师课堂”的运用实践
智慧教育平台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校各教研组成员利用平台上课程教学资源板块集体备课,积极进行双师教学的尝试。现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为例展开论述。
1.教师提前整合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备好一节课是必要任务,而平台为我们展示了优质丰富的备课资源。平台上课程教学板块,可以看到国家优秀教学视频及作业分层设计、对应的课后检测。不仅如此,平台教师研修板块有与时俱进的专家讲座,丰富与改善教师教学方法,这些研修内容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体系、教改经验,以及对于课标的解读。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对于教师,我们先是查看平台上分享的各种资源,将查找与整合的资源保存到备课本或云盘里,上课时,可以随堂随时调用,提升了备课效率。对于学生,预习在新课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平台上的学习任务单,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学情。
2.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线下教师结合线上名师的视频讲解举办“泼水节故事我来演”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借助重点词语“象脚鼓 凤凰花 银碗 柏树枝”讲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平台上的优质教学视频,并结合线下老师的讲解,采用“双师课堂”的模式,与学生一起了解“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在双师课堂模式下,线上教师负责解答疑难,线下教师负责指导和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从而迅速找到课程薄弱点。这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而提升学科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文核心素养:鼓励学生们完成的作业有深度、有层次,与生活实践相融合,是教师发挥“组织、引导、指导”的重要辅学作用。平台的学生作业设计非常出色,一方面可以为教师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和活动参考;另一方面,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平台提供“类师”的“辅学” 支持。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中,我们借助平台中所提供的任务单、作业习题以及微课资源进行活动设计。比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课后练习是借助重点词语“象脚鼓 凤凰花 银碗 柏树枝”给爸爸妈妈讲故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们借机让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讲一讲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家、爱国情怀。
同时我校教师也积极参加市、区级智慧平台教研活动,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尤其在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举办的“安阳市第二十届信息技术活动周”活动中,我校教师踊跃报名,认真准备。最终,孙怡老师所授的《An e-mail》、笔者所授的《网络新世界》均获观摩课,相关课例也均被智慧平台采录。
双师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服务,通过教师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智慧平台,在线下教师和线上名师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笔者将会和同事们一起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助力下,继续研究探索,探究适合小学学科教学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为信息化教育教学赋能。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魏非.教育信息化2.0:智能教育启程,智慧教育领航[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9):5-16.
[2]阳丽丽.信云端教学“双师课堂”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J].华人时刊·校长,2023(5):82-83.
[3]赵鑫吕 寒雪.智能时代“双师”课堂教学:本质、表征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03):90-97.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