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43小学劳动实践园:让孩子们在泥土中成长与担当

  “同学们看,咱们种的番茄已经挂满枝头啦!”近日,河南省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3小学的劳动实践园里一片欢声笑语,师生们正忙着采摘、记录、分享种植成果,让这片“小天地”成为了落实“五育并举”的“大课堂”。


11.png


躬耕实践:从松土播种到悉心照料

  春日里,实践园的土地上,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翻土、施肥、播种,亲手埋下番茄、黄瓜等种子。每天课间,总能看到他们蹲在田垄边观察幼苗:“我的小苗又长高啦!”“叶片上的露珠是不是在‘喝水’呀?”浇水、除草、搭架……孩子们用小本子记录植物生长日记,在日复一日的照料中,掌心的茧痕与眼神的专注,见证着“劳动意识”从课本走向现实。

多元成长:在泥土里培育责任与担当

  劳动实践园是天然的“责任田”。在班级责任区里,每个小组认领不同作物,分工协作成为常态:有人负责测量植株高度,有人记录天气对生长的影响,有人当起“植物医生”观察病虫害。此外,科学课老师带着学生分析土壤成分,美术课学生用画笔定格丰收场景,劳动教育与多学科融合,让“动手”与“动脑”同步生长,数学老师让学生测量距离,计算间距和棵树。

收获喜悦:从果实满仓到心灵富足

  盛夏时节,实践园迎来丰收:红彤彤的番茄、顶花带刺的黄瓜、形状各异的茄子……孩子们采摘着劳动成果,嘴角的笑容里满是骄傲。“原来蔬菜从种植到成熟要这么久,以后再也不浪费食物了。”一年级学生的感悟,正是劳动实践的生动注脚——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果实,更在心中种下了“珍惜”“感恩”的精神种子。





  “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种地’,而是让孩子在泥土中触摸自然规律,在协作中学会责任担当。”该校校长张玲如是说。

  该校校长张玲再次表示:“实践园的每一次播种与收获,都是对‘五育并举’的具象化践行。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劳动实践为支点,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学中悟’,让劳动精神伴随成长,让奋斗底色点亮童年。”(倪申 张琴 通讯员 张传涛 田永明)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取消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热点聚焦
  • 教育纵横
  • 考试题库
  • 校园之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