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名师名校 >>名师名校 >> 烟台市莱山区第九小学开展语文片区教研活动
    详细内容

    烟台市莱山区第九小学开展语文片区教研活动

    时间:2023-05-04     【原创】   阅读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教研。为有效落实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探讨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烟台市莱山区第九小学举行习作教学片区研讨活动,共有五所学校30余名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图片1.png

    第一节课是由三年级语文教师裘新宇老师执教,课题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裘老师首先设置“未来实验室的金牌实验员的选举活动”的情景,实验员分享课前实验单,预热课堂。在实验演示环节,裘老师一边让神奇的实验现象在自己手上发生,一边讲解着实验的步骤。同学们的好奇心被极大激发,参与积极度很高,争相举手,参与到说实验步骤的活动中来,通过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尝试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连接词把实验步骤说清楚,接着引导学生结合对应实验步骤说出实验中的神奇变化,并且通过希沃投屏展示学生实验时的心情,谈实验时内心的疑问和想法。这样做能够紧扣学情,对学生有困难的地方重点突破、有的放矢。让这节课的教学成果最优化。此次习作的教学中,裘老师遵循中年级儿童习作的规律,根据亲身示范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指导表达的方法,并能适当表达出当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又学会了如何写实验习作。

    第二节课是由四年级语文教师解琴韵老师执教,课题是《童心遇上诗》。解老师说:“这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这堂课的主人,而我只是绿叶,只是激发它们潜能的一个引导者、一个学习者、一个欣赏者。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也并非本册教材内容,但我却想利用这样的一堂课,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让这颗种子开出诗意的花。”在这一节课中,解老师运用了“写童诗”的写作任务,既带领学生阅读赏析了诗歌,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富有创意的文字写作。“古诗词重述”这种新型的写作方式,让学生跨越时空,身临其境,与古人完成一次心灵的沟通与对话,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两位老师授课结束后,各学校代表教师进行了精彩点评。

    解老师在《童心遇上诗》教学中采用了多种策略,诸如朗读、诵读、比较、评述等,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理解、审美发现、审美鉴赏。裘老师非常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表达的兴趣,营造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之后,让学生互相点评发言,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精彩地阐释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两位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注生成,顺学而导;不断激励启发,点亮学生创意的表达。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读写实践、交流评价等达成目标。

    活动最后,莱山区第九小学宋文茜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无论是裘老师的创设情境,聚焦目标还是解老师的故事重述,有效整合。我们都是力求通过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让学生的习作“有路可走”。习作教学一直是我们老师教学中的痛点,这两个月来每一次磨课、研讨,对于我们九小都是一场修行。感谢在场各位领导的老师今天给出的鼓励和意见,为我们指明了习作研究的方向。”

    研“习”之香,“语”你同行。教学中最美的画面,是不断被研讨加深的记忆,缱绻美好,葳蕤生香。精准教学研“习”香,聚焦课堂促发展,此次教研活动为习作教学指明了方向,老师们应在教学实践的路上同行同乐,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实习编辑|宋晓宁

    通  讯  员|张   敏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