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夜里的花儿——读《超人》有感时间:2023-12-20 夜里的月光,星星点点地洒进了窗内,照在金黄的花儿上,照在少年布满泪水的脸颊上,照进了那颗寒冷而又冰封的心,使它慢慢地露出了裂痕。 “何彬是一个冷新肠的青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和其他人有什么来往。”这是对何彬的评价。但我们可以从文中看到,他的原生家庭是十分不幸福的。“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这无不再提醒着读者。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家庭十分美好的何彬变成了如此冷漠的人呢?我们不得而知,我想,也许是因为整个社会的变化,让他一步步走向了自己内心那个最潮湿、最无助、最阴冷的深处。他不愿与人交际,不愿向他人展开内心的自我,他说:“世界是虚空的,人生是无意识的。人和人,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哭一场也是这么回事,笑一场也是这么一回事,与其互相牵连,不如相互遗弃;而去尼采说得好,爱和怜悯都是恶......”我法想到他经历了什么,也许他就是那个年代大多数青年人的缩影,他们想有所作为,但又不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做,就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迷茫与怀疑 中,会伴随着朋友的离散,亲人的逝去,他们如同大海里的一叶孤舟,只要一不注意便会石沉大海,然而人还是要生活的,时间不会因你的落寞而停止流淌,何彬也正如木偶人机械般地生活。 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照进他人生中的一束微光——禄儿,一个12岁的孩子,他们因“病”而相识。起初是何彬听见夜里凄惨的呻吟,这让他想起了许多幼年的事情,他想摆脱这些思绪,却怎么也忘不掉,已经几夜没有睡好了,这种感觉让他很烦闷,所以他出了一笔钱,让程姥姥转交给那孩子,让他找个大夫。但其实也正如他所说的:我给你那医药费,里面丝毫的爱和怜悯不过是拒绝你的呻吟,拒绝我的母亲,拒绝了宇宙和人生,拒绝了爱和怜悯。这是总结,也是忏悔。 有一天晚饭的时候,他告诉程姥姥说要调到别的局里去,禄儿也许是知道了,在夜里去推何彬的门,想要感谢他,但却没有推动,等待一会儿便离开了。次日,他在整理书籍时,发现忘记买绳子,四周又没有一个仆人,便打发禄儿去买,明明是帮忙跑腿,但禄儿却很开心,也许,他认为自己帮助到先生了吧!也是在这天晚上何彬对母亲的思念达到高潮,他梦到了母亲,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柔,他不想母亲离开,那间名为“爱”的心房,似乎也在慢慢打开,“十几年来隐藏起来的爱的神情,又出现在了何彬的脸上;十几年来不见点滴的泪儿也珍珠般散落下来。”在迷迷糊糊中,何彬从床上坐起来发现了一筐金黄色的花儿和一封信。“昨天听见先生要走了,所以赶紧送来”“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要收母亲朋友的儿子的东西......”是禄儿送的,禄儿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报答他,有的只是一颗天真、淳朴的童心,也正是因为这颗无瑕的童心,一点点引导着何彬在爱的道路上行进。 到了离别的时候,何彬的泪水早已打湿了自己的脸颊,他把帽子压的很低,似乎是想掩盖自己痛苦的事实,他们的离别是无 言的,因为想说的话在心里也在信里,他走后,程姥姥让禄儿去收拾何彬之前住过的空屋,那屋里空洞洞的,只有床上放着的一张纸,正是何彬写给禄儿的回信。“我先深深地向你谢罪,我的恩德就是我的罪恶。”“我是冒罪丛过的,我是空无所有的,更没有东西配送给你。”“天已明了,我要走了,没有别的话说了,我只感谢你,小朋友,再见!再见!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都是好朋友,我们永远是牵连着呵!” 一个唯美的梦境迸发出强烈的感情,深深地改变了何彬的内心。整个文章显示了“爱”的特定价值。这样的文章无论多久都不会过时,正所谓:爱意,无声但震耳欲聋。 作者:四川巴中平昌县三十二梁初中九年级二班 王佳丽、李雨虹 指导教师 张何术 上一篇重拾记忆碎片下一篇亲情的亿万种“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