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校园之友 >>校园内外 >>玉都特刊 >> 【玉都文艺特刊】她在关爱路上奋力前行—一记河南省人大代表、邓州市范仲淹公学董事长刘怀娥 文 \高峰
    详细内容

    【玉都文艺特刊】她在关爱路上奋力前行—一记河南省人大代表、邓州市范仲淹公学董事长刘怀娥 文 \高峰

    时间:2021-01-31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网【转载】

    她在关爱路上奋力前行

    —一记河南省人大代表、邓州市范仲淹公学董事长刘怀娥

    文 \高峰

        眼下,只要一提到“完全学校”4个字,人们普遍认为这应该是每个省辖市的杰作和专利。然而,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在南水北调区域性中心城市邓州这个小县城里,也有一所幼儿园、小 学、初中、高中4轨同时运行的完全学校,并且已经创办了5个年头。这所完全学校就是邓州市范仲淹公学,是由中国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十大优秀新闻人物、河南省人大代表刘怀娥牵头创办的。

          近日,笔者一行在2021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美好时刻,结伴走进了这所河南省民办基础教育“最具创新力榜样学校”。环视这所气势恢宏、占地141亩、建筑面积82800平方米、格调清新、布局雅致、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总投资达2.2亿元的民办完全学校,很难想象这一杰作会出自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弱女子之手。在范仲淹公学刘怀娥董事长的办公室里,主人公向我们详述了她38年的创业历程,再现了她漫漫从教路上留下的一个个闪光的脚印。


      初涉幼教,开始走上从教路


         1982年,品学兼优的刘怀娥初中毕业了。由于兄妹多家庭贫困,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她忍痛放弃了升高中考大学的宝贵机会,年纪轻轻便开始步入社会。走上社会后,她萌发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自己要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天下做父母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要轻易使孩子失去上学的最佳机遇期,要尽全力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很好的教育,力争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刘怀娥想到做到,说干就干。她决定先在自己村里办一所幼儿园并亲自担任教师。当时村里条件极差,教室是借用农户的3间瓦房,桌子是怀娥亲自动手用泥坯砌成的长凳,教材是四处找寻的,孩子是挨家挨户动员的……尽管年轻的她当时还是一个大孩子,但这个大孩子有一颗火热的心。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把村里的幼儿园办起来了,结束了村里没有幼儿园的历史。看着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和一双双渴望探求新知的眼睛,刘怀娥的心中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1992年,已经积累整整10幼教经验的刘怀娥,开始将幼教重心从乡村往城区转移。当时,邓州城区只有一家市直幼儿园,很难满足广大幼儿的入园需要。心胸广大的刘怀娥决定在城区创办一个幼教集团,让城区广大没入园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她首先用东抓西借凑起来的近百万元资金在城区征地建房建起新苗幼教中心,尔后在城区范围内的合适位置先后租房创办了10多个新苗幼儿园,逐步形成了邓州市新苗幼教集团。不少幼儿家长都深有感触地说,若不是刘怀娥创办了新苗幼教集团,他们的孩子想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的愿望是很难实现的。

         2001年,刘怀娥决定创办新苗小学。一是为了研究幼儿园入小学怎样衔接,二是因为不少学生家长向她反映,说孩子们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后,大多都受到因校舍不足而饱尝大班化的困扰,迫切希望刘怀娥创办一所小学,让孩子们幼儿园毕业能直升小学而避免进入公办小学去受大班化导致的拥挤之苦。为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刘怀娥开始申请创办新苗小学。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投资1100万元的新苗小学于当年秋天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当年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们,就开始进入新苗小学享受小班化教学的温馨氛围和安静舒适的新生活。

       2015年,她作为人大代表,在进基层视察和调研中发现,因邓州城乡高中学位有限,每年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难以进入高中学习而流入社会,而提前走上社会的这些学生大都不到16周岁,干农活太小,出门务工企业不收,很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为改变这部分学生的命运,刘怀娥决定借鉴中等城市创办完全学校的成功经验,自已牵头在邓州创办一所完全学校,一来可以整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大幅度减少人力和财力的浪费,二来可以让提前流入社会的初中毕业生有学上,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于是,她抓紧时间一边向亲朋好友筹措资金,一边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办学申请。待资金到位和手续完善后,邓州第一所取名为“范仲淹公学”的完全学校于当年开建,并于第二年投入使用。从2016年开始,每年都有近7000学生在这里快乐学习、愉快生活、健康成长。在这些学生中,仅高中生就有3000多人。


      注重学习,综合素质大提高


      刘怀娥的第一学历是初中毕业。可能有人会问:她既办幼儿园、小学,又办初中、高中,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方面,她这样的学历能够胜任吗?能!并且绰绰有余。因为志向远大的刘怀娥,早就靠坚强的毅力自学取得了国家认可的幼师、大专、本科毕业证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学历。

        在38年的从教历程中,刘怀娥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快速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整个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平时,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困难,她都会不失时机地外出学习。她先后去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禹州、平顶山、商丘等地,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学各个学段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

        每次出差,刘怀娥都在考虑着怎样才能省时间省费用。她外出很多次,可她从未享受过卧铺车的滋味;为了省时间,她总是晚上去晚上回,尽量不耽误白天的工作和学习。2001年她去北京参加学习,上车后没座位她一直站到北京,下车后脚肿得路都走不成。当时在北京住旅社单人间一晚价格要50元她显贵,结果选择在每晚收费20元的地下室住了下来。几元钱一碗的面饭,她每天只吃两餐。她不和别人比吃比住,一心想着把真经学到手才是自己最大的收获。

        刘怀娥对自已要求严格,而对她的部下和教职员工们却是关怀倍至。2002年3月,她带领14名教师去湖北黄石参加中国科学院马宏博士的双语教学观摩课和研讨会,去了一个星期,学习费、车费、生活费累计花了8000多元。刘怀娥认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为了教育好下一代,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能,这钱花得值。近几年,特别是范仲淹公学创办以来,她每年都要选派一些骨干学科的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每次都是上千甚至上万元的开支,但刘怀娥从不吝啬,而是在教师们出发前总是千叮咛万嘱托,要他们在学习真经的同时,要吃好,休息好,要保重身体,因为拥有渊博的知识和健康的身体,才是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茁壮成长的本钱呀!

        几十年来,由于刻苦学习,刘怀娥的文化及业务素质飞速提高,成为教育界教书育人和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由于刘怀娥舍得投资,重视教职员工的学习、进修和培训,她打造出了一支能胜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教学和各学段育人工作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乐于奉献,胸装满满关爱情


      刘怀娥胸中装着满满的爱。她关爱每一个学生,对家庭确有特别困难的学生她更是关爱有加。38年来,她一直将“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作为她的办学理念。

        在采访中得知,刘怀娥关爱贫困孩子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社会上也有一大批孩子受到她的帮扶。市妇联每年都开展“为留守儿童找代理妈妈”活动,别人或代理一名,或代理两名,而她每年都坚持代理多名。对她认领的孩子,她除了每学期给每人支付1000元助学金外,逢年过节她还会给孩子们买衣服,并带着水果、牛奶和米面油到每个家庭进行慰问。仅做“代理妈妈”这项开支,她每年都要花去5万多元。几十年来,她在社会上资助的贫困学生,大多都大学或研究生、博士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校内,家庭特别贫困的孩子,除享受国家政策的帮扶外,刘怀娥还根 据每个孩子家庭贫困的不同程度,采取学费、生活费全免或减免的措施进行帮助。完全学校建成以后,她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凡是在每学期期末学科检测中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下学期将享受学费和生活费全免的特殊待遇;对于高中毕业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她根据所考上的大学在全国所处的位次,对考生分别给予10万、5万、3万、2万、1万数额不等的升学奖励,让他们在高等学府生活期间也生活无忧。刘怀娥采取的帮扶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莘莘学子特别是家庭贫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建言献策,履职为民受称赞


      38年来,特别是她当选邓州、南阳、河南省人大代表之后,她履职尽责,不忘人民重托,在尽力做好自已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年开人代会,她都会带着自已和教育界同行委托她上交的提案向代表大会提交,并在大会发言和座谈讨论时积极建言献策,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助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由于她的多项建议受到领导们的高度重视,所以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果。现仅以她的家乡邓州市为例,2000年,也就是位于邓州境内的南阳四师经原河南省教委批准改办为南阳幼师的第二年,她在人代会上提交了“利用南阳幼师资源,加快邓州城乡学前教育建设步伐”的代表提案,当年的邓州市从城市到乡村就迅速掀起了创办公民办幼儿园的热潮,不少乡镇借此机会彻底结束了没有幼儿园的历史,全市幼教事业正式走上全面、稳健、规范化的发展之路;2001年,也就是她创办新苗小学那一年,她感觉自身力量毕竟有限,若能有更多人把社会闲散资金拿出来用在创办学校上,就会从根本上减轻公办学校的压力,进而解决学生拥挤不堪的大班化现状。于是,她在当年的人代会上提交了“鼓励民间力量办学,减轻公办学校大班化压力”的提案,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很快,吸引外资办学、自筹资金办学、董事入股办学等多种形式的民间办学热潮在城乡各地迅速兴起,有办小学的,有办初中的,还有办高中的。随着民办学校的创办和中小学校学位的逐年增加,公办学校大班化、超大班化的现状得到了有效缓解。2005年,她借鉴外地有识之士创办爱心协会关爱特困少年、助推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成功经验,在人代会上提交了“创办爱心协会,助力一代新人成长”的提案,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激起社会广泛共鸣,接着便有邓州爱心协会、邓州蒲公英爱心协会、邓州瑞敏爱心协会、邓州小草义工爱心协会等应运而生,加上邓州常年开展的“代理妈妈”活动,每年都有大批家庭困难的孩子得到关爱和帮扶,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当笔者问她今年的省人代会她会提交什么提案时,她直接了当地说,她会带着一份“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政策规定,助推民办幼教工作健康发展”的提案,就关于国家制订的要求地方财政拿出资金对已经通过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放奖补资金的政策在部分县(市区)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造成幼儿园运转成本高、影响教职工享受福利、增加工资、“五险一金”等方面的待遇、导致教师流失严重的情况,向省人大会议提交。相信该提案对稳定民办幼师队伍、促进学前教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硕果累累,关爱路上不停歇


     38年不懈奋进,38年奋力拼搏,范仲淹公学已为高等学府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刘怀娥本人及她创办的学校,已成为邓州市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她创办的学校,相继获评“河南省民办学校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民办幼儿园”“中国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并被命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基地”。刘怀娥本人先后荣获邓州市“十大女杰”“最佳市民”“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南阳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创业带头人”,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十大优秀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一举成为邓州市的教坛精英和教育界争相学习的好榜样。

         采访结束后,刘怀娥陪同我们再次漫步于如诗如画的校园之中:宽敞的校园内,迎面而来的是一组组洋溢着浓郁文化气息的雕塑群体,它们寓意深远,催人奋进,处处昭示着主人公的匠心独运和远大理想。所到之处,花木扶疏、绿草如茵,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刘怀娥告诉笔者,邓州市政府早就将该校挂牌为“邓州市留守儿童学校”,南阳、邓州两市主要领导多次莅临该校指导工作,对刘怀娥的奉献精神和工作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号召各县市都要以这样的模式办好留守儿童学校。南阳各县市及其他地市的领导多次组团到该校参观学习。面对社会各界的好评如潮,特别是面对业已获得的多项殊荣和各级领导对她工作的充分认可,刘怀娥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对自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她说:“我虽已年近6旬,但作为民办学校,特别是我作为一名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三级人大代表,对我来讲永远不会有退休一说,趁我现在身体还不错,我会沿着自已认准的关爱之路继续走下去,不断为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怀娥的奉献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她饱含深情的一席话更让我们感慨万分,同时,也让我们对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们恭祝刘怀娥董事长在关爱路上再创佳绩,并祝范仲淹公学再创新的辉煌。

    ff1065378fcc74c101afcec73e1429f.jpg

    【个人简介】高峰,1953年出生,1974年邓州市赵集高中毕业,1975年参加教育工作。后经自学取得本科学历文凭。本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常年从事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工作,每年有200余篇作品见诸报端。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