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都文艺特刊】拜 年(外一篇) 文\ 张学鹏时间:2021-02-07 — 小小说— 拜 年(外一篇) 文\ 张学鹏 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 小孩子蹦蹦跳跳唱起来:“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闺女要花,小小子要炮,压岁钱,不能少。” 大年初一,兰花和丈夫领着儿子小强去给婆婆拜年。兰花两手空空,面带微笑,刚进门就喊:“爸,妈,我和小强给您拜年来了。”声音响亮又甜美。 老两口急忙出来迎接。奶奶抱住小强亲了又亲。 兰花说:“小强,快给爷爷奶奶拜年呀。” 小强说:“爷爷好,奶奶好,新年快乐,我给你们拜年了,祝你们: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爷爷乐得合不拢嘴,抱起小强,说:“小强,我的好孙子,真是个乖孩子。”说着掏出二百元钱给小强做压岁钱。 奶奶脸上也乐开了花,说:“真是我的乖孙子,嘴真甜,真懂事。”奶奶也拿出二百元钱给小强做压岁钱。 小强看了看妈妈,兰花急忙说:“爷爷奶奶给你的压岁钱,快拿着吧,还不谢谢爷爷奶奶。” 小强说:“爷爷奶奶真好,谢谢爷爷奶奶。” 午饭,二老下厨,兰花坐着像客人,等菜上桌。二老拿出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招待了兰花一家人。 临走时,兰花还把二老家里的礼品大箱小箱、大包小包地往家提。老两口走出村子,送出兰花好远。 大年初二,兰花和丈夫领着儿子小强回娘家,提着昨天带回来的大箱小箱、大包小包出了门。刚进娘家门,兰花就叫:“爹,娘,我来了。” 老两口子一看闺女回来了,倒茶放糖,嘘寒问暖。兰花拉住娘的手,看了很久,两人说了很多心里话。 中午饭,兰花让爹娘歇着,自己下厨,只做了几个简单的菜,都是爹娘爱吃的。 饭桌上,爹娘给小强压岁钱。小强看了看妈妈,兰花急忙说:“姥爷姥姥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挣钱不容易,他们的压岁钱咱不要了。”小强说什么也不接钱。 临回了,兰花把大箱小箱、大包小包都留下了,还偷偷地塞给娘四百元钱。兰花说:“钱不多,你俩就当零花钱吧。” 爹娘把兰花送出很远,一直看着她消失在村外。 兰花爹说:“兰花真孝顺,咱没白疼她。” 兰花娘说:“闺女是咱的小棉袄,还是闺女亲,一点也不假。” 在回家的路上,丈夫瞪着眼,对兰花说:“这年拜的,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呀?” 兰花听了,捂着嘴笑,嗔怪道:“都是拜年,哪里不对呀,快走吧,今晚给你弄顿好吃的。” xxxxxxx 油 香 xxxxxxxx 沙河滩在鸟儿的喧噪声中醒来,村子上空升起袅袅炊烟。 “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村里人只要一听到油梆连声响,就知道卖香油的老高来了。 老高敲油梆的声音与别的油贩子不同,他敲击的声音很连续,很独特,油也香。只要听到老高的梆子响,人们满胡同都能闻到飘散的油香。 老高七十岁上下,古铜色的脸膛爬满了皱纹,驼背,大眼,冬日里戴个黑色棉疙瘩帽,帽子明晃晃的,身上的棉祅明晃晃的,手也明晃晃的,老高给人的感觉一身都是明晃晃的,一年四季与油打道,能不明吗。老高的行头很简单,一支扁担,两头各挑着一个小木框,一头装着香油桶,一头装着芝麻袋。 大娘大婶小媳妇只要听到老高的油梆子响,就会端着自家的芝麻来换油香。 女人来到老高跟前,故意打趣说:“老高呀,今天的香油咋没以前的香了,是不是掺假了?” 老高嘿嘿一笑,说:“十里八村都是吃我的油,纯芝麻磨的,假一赔十,吃完这一次,让你想吃下一次。” 女人又说:“你今天给我称芝麻可要称够数呀,倒油时,手可不能抖,油斗要满满的。” 老高说:“看你说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乡里乡亲的,我能让你吃亏吗。” 老高称完芝麻,倒完油,女人还会要求老高再饶一点。老高说:“小本生意,再饶就赔本了。”话虽这样说,老高还是会拿起油斗,往油瓶里饶上一点点。 女人说:“真小气,就饶这么一点,还不能调一盘菜呢。” 老高笑着说:“油吃一点香,多吃会滑肠。” 一桩生意结束后,老高从筐里拿出一个马扎,坐下歇一歇,等下一桩生意。生意来了,老高会站起来忙一会,再坐下时,不知道谁把马扎抽掉了,老高坐个空,被晃个仰面朝天,看笑话的村民一阵轰堂大笑。 老高慢慢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也不恼,乐呵呵地说:“谁家的调皮孩子,不学好,长大了,娶不上媳妇。” 女人们听了,又是一阵笑。 这个村卖油结束,老高在女人的调侃中,挑着担子慢慢走向下一个村子。 有人问老高:“你每天来这么早卖油,累不累呀?” 老高意味深长地说:“我每天半夜起来磨油,想让乡亲们吃早饭时能滴几滴香油,赶个饭点,不起早,能行吗?” 看着老高挑着担子远去的身影,我感觉老高好伟大。 后来,我从大人们口中得知,老高有两儿两女,大儿子考上了大学,在上海工作,两个女儿也考上了大学,二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卖起了香油,在城里开了“老高香油”店,还有几家分店,生意很红火。 我在上大学的一个寒假里,听说老高去世了,我伤心了好一阵子,老高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呀。 每当在街上听到油梆响,我就会想起一身明晃晃的老高,想起老高用一根扁担挑起生活的重担,挑出三个大学生,现在想想,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老高为了养家糊口,付出的该是怎样的辛苦与努力。老高用一根扁担,挑起一个家,挑走一个时代。 我常想,对于一个家庭,老高是一双肩膀,一根顶梁柱,可是,对于一个豫东大平原上的村庄,一个香油贩的存在和消失,意味着什么呢? 夜深人静时,老高的油梆声常在我耳边响起…… 【作者简介】张学鹏,河南虞城人,本科学历,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百花园》、《天池》、《小说月刊》等报刊杂志。多篇被《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载,小说多次获奖并入选各类文学选本,部分入选中考试卷。出版《乡村之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