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都文艺特刊】也说中医养生 文\付旭洋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吃饱穿暖已经成为过去式,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时下人们对于提高生活品质,提高生命质量,提出了全新要求,这就要从中医的养生保健谈起。 中医医生主要包括:经络养生/体质养生/气功养生/房事养生/运动养生/情志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养生/顺时养生/四季养生/乐娱养生/部位养生/药物养生/沐浴养生/减毒养生/静神养生 中医养生的关键是平衡调整人体阴阳五行系统,从而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良性状态。 天体大宇宙,人体小宇宙,中医唯物哲学理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是自然的产物,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人体全息生物钟规律乃大自然的宇宙全息规律。 一年有十二个月,人体有十二条经络系统,一年有24节气,人体脊柱颈椎7、胸椎12、腰椎5刚好24节,所以说人体的构造和功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相吻合也。 中医摄生法 当首推乾隆十常四勿摄生法 乾隆根据自身体会总结了养生四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十常是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抚、肢常伸、肛常提。 一、齿常叩:先叩两侧大牙60次,再叩门牙60次,每日2-4遍,力度要适当,略闻声响即可。 二、津常咽:舌尖轻抵上腭,舌根下会涌出唾液,或作吮吸状,口腔内自有唾液涌出,涌出的唾液要缓缓的分若干咽下。 三、耳常弹:以两手掩耳,手指贴住脑后,然后以食指压中指上,再用食指弹扣脑部二十四次,能除项后风池穴的邪气。 四、鼻常揉:以两手指按捏鼻梁左右三十五次可除鼻疾患。 五、睛常运:将双眼向左右运转各十四次,紧闭片刻,忽然睁大,经常行之,能预防白内障和眼疾。 六、面常搓:静坐闭目,以两手搓热拂面七次,以潄津涂面,行之半月,可使面部皮肤光亮润泽。 七、足常摩:两手左右交互擦脚底涌泉穴二十四次,可以明目健足。 八、腹常抚:用两手摩腹部和腰眼二十四次,可以固精健脾胃。 九、肢常伸:可以做强度不等的健身体操即可。 十、肛常提:临睡前在床边平坐,然后闭气,以舌抵上腭,目视顶门,同时收缩肛门,用两手擦摩双肾穴部位各一百二十次,常做此功,可养精通气血。 四勿 (一)食勿言(二)卧勿语(三)饮勿醉(四)色勿迷 同时要睡好子午觉,因日中阳气隆需要合阳,夜半阴气盛需要合阴。 自我更新 如何实现人体的脱胎换骨,自我更新呢? 一般情况下,人体会在半年内更新掉身体的大部分组织和细胞。 心脏的更新周期一生中至少更新2到3次,那么也就是说人体可以自动更换全新的心脏2到3个心脏。肺的更新周期需要一年,肠的更新周期2到3年。指甲的更新周期6到10个月,肝细胞的寿命180天。红细胞120天。胃壁细胞7天更新一次。皮肤细胞28天更新一次。骨骼细胞当然就需要7年以上到10年。 事实上人体经过7—10年除了你的大脑神经纤维细胞没有更新外,剩下的机体细胞已经不是过去的你或者说已经不属于过去的你啦,它已经是全部更新的。 然而这时的你却浑然不觉不自知也。真正老化的是思想上僵化和老化也。 所以人定要保持一颗年轻状态的心,人老心未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受用终生,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修心养性。 做到身心情志宁静,安神定志,恬淡虚无,真气从内,气各从政,病安从来,自能康健。 原卫生部部长陈竺说过未来的医生将要会开两张处方,其中一张就是搭配营养处方。西药药理作用是控制,中药是调理作用。也唯营养素才是人体真正修复恢复正常功能的根本元素,通过合理的膳食营养和调养精神,运用好中医摄生的理念和方法。才是未来真正的健康康庄大道。 关于中医养生的知识还有很多,因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展开叙述,仅以此鳞鳞爪爪希望能给你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作者简介】付旭洋,笔名旭阳,河南镇平县安子营镇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协中医药界(南阳)科技人才库研究员;《南阳张仲景传统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工委会副主任;中国康复高级针灸理疗师(中国健康促进会、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局认证);南阳张仲景传统医药会研究员;经方传承研修班督导委员老师;张仲景医院特聘主任;自由撰稿人。作为中医文化传承者,多年来一直潜心中华文化(《易经》)研修,在传承中医文化方面学有专攻,具有较深造诣,与此同时兼修文学,亦医亦文,笔耕不辍,相继在知名网络平台和报刊杂志媒体发表《思海浪花》、《蟒泉》、《话说健康养生》、《疫情之下不能忘记中医学的贡献》、《奥妙人体话你知》……等作品。其相关医学理论得到省市专家学者广泛好评,并被《中国中医药报》等媒体转载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