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校园之友 >>校园内外 >>玉都特刊 >> 【玉都文艺特刊】装满红色故事的城市(散文) ◎ 黄元太
    详细内容

    【玉都文艺特刊】装满红色故事的城市(散文) ◎ 黄元太

     每一座城市,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色调和故事。位于豫西南的南阳也不例外。

    南阳,故称宛。这座位于北纬34°40′东经112°2128.3度的城市,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留下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历史名篇,使这座城市装满了红色故事。

    英雄赋予南阳凄美之红。彭雪枫、桐柏英雄等英雄人物在南阳大地家喻户晓,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南阳人民与人民解放军并肩作战、密切配合,为解放南阳做出了巨大牺牲。适逢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发起前夜,开国领袖毛泽东得知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阳,欣然挥毫写下《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历史名篇。南阳同时作为战略支点,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南阳全境解放后,南阳人民积极投入到地方经济的建设大潮中,给南阳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了干部群众骨子里的倔强、勇敢,点燃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豪情。

    楷模赋予南阳壮美之红。王峰、张玉滚等时代楷模让南阳人引以为荣,尤其是南阳人牺牲小我、奉献大我的移民精神更让世人动容。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共和国的版图上,平添一条纵贯南北、蜿蜒千里的碧水长廊。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败所系,更是渠首南阳对这一调水史诗作出的责任与担当。铁腕治污,净化水质;植绿护绿,涵养水源;转型发展,筑牢屏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的人民,用流失的金山银山换来碧野青山,为京津人民蓄下一库清水,兑现庄严承诺。

    月季赋予南阳华美之红。如果说英雄和楷模赋予南阳的是精神之红,那月季赋予南阳的是名片之红。由于南阳地处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季风大陆湿润半湿润气候,非常适宜种植月季。作为南阳的市花,月季使南阳的红色印记更加鲜活、更加出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勤劳智慧的南阳人,不等不靠,奋发图强,用花铲、剪刀、喷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掘开泥土的笑容,也掘深月季的故乡。树状月季、大花月季、藤本月季、地被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这些泥土美丽的天使,将每一阵芳香收入城市的囊中,那芳香带着鸟鸣,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所有的月季都没有想到,她们会构造出另一个世界,以单纯的自我,组合成群体的丰富。

    在城乡结合部的牌坊前,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小镇的眼睛,也擦亮了一个村庄的额头。一幅由鲜花和风情盛开的油画,一如美丽少女扭动身躯时甩开的裙摆,将风姿绰约的片片色块四下展开,在暮色的映衬下美丽绝伦,如诗如画……

    在南阳最大的月季基地,诗画不仅嵌入自然,也已经走进人心。行走在小镇山水村庄,与养花人交谈、接触,你处处能够感受到他们无处不在的对讲好中国故事、打造美丽南阳的不懈追求。

    红色的花田,遍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弥漫着浓郁的花香。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蜜蜂忘情地穿过安放在泥土里的迷恋。鲜花倾注太多的情谊,村庄披上七彩的衣裳。从此村庄有了更多的诗,鲜花有了更多的画。

    矗立在文化广场的浑天仪,吮吸着天地的灵气。“科圣”张衡用他那深邃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后人。他的经典故事,如火红的月季,总会意味深长地镂刻在古树的树干上,长在花骨朵中,扎根在土地里,让南阳人永远回望。

    传承科圣精神,每个人都很自信。这是一片浓缩了种种美好的土地:富于智慧,积极探索,敢于幻想,勇于实践;永远在辽阔里劳作,永远以热情迎接春天。这些,也许都源于那份来自内心的自信。

    也正是这份自信,让南阳人多了一项独特的待客之道。凡有客来,便邀去看月季。在这里,带外地朋友与自己的月季攀谈,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和品位。

    在美丽的解放广场,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几个雄浑的大字,在广场的四周是簇拥着的红色月季,每逢节假日,这里成为南阳人的打卡地。全城植入红色地标,红色南阳更加丰满。红的历史、红的情怀、红的初心、红的未来,一座豫西南城市的红色基调,就这样形成。

    一座装满红色故事的城市,——我爱她。若干年后,面对这座鲜红的城市,我会骄傲地说:在疯长的岁月里,我见证了红色的变迁。

     

    微信图片_20210513182409.jpg


        【作者简介】黄元太,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小小说学会会员,河南文学杂志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小小说月刊》《山西文学》《中国建材报》《河南文学》等媒体。著有个人作品集《只问初心》。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