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根乡村教育,做空谷幽兰——漯河市临颍县王孟镇范庙小学最美教师时间:2023-04-23 王君,漯河市临颍县王孟镇范庙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语文教师。曾荣获“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教学教研先进个人”“市骨干教师”等称号。二十年来扎根乡村,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职责,工作中敢于创新,奋发进取,保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 一、作为一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少先队教育落实实践育人,创新教研,聚焦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和价值观塑造。 1、做好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健立健全少先队组织,在农村学习领先建立队室,组织召开每届少代会,为少先队员们打造学习和锻炼的阵地,发扬少先队员主人翁意识,发挥少先队小骨干的中坚作用。
2、做好实践教育:深挖当地红色资源,聘请“国家一级战斗英雄”李海欣的战友们担任校外辅导员,利用重大节假日或纪念日,举办各类分享会或实践教育活动。甚至在疫情期间仍不间断,采取“线下+线上直播”形式开展活动,让孩子们在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红色革命精神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帮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听党的话、跟党走的红孩子。 二、作为一名班主任,用“心”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处处践行着习惯养成教育。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成长道路上引路人和护航者。 1、从教以来,一直秉乘着“做事先做人”,“立德树人,从言传身教开始”,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处处以身作则,做孩子们的榜样。要求孩子们做到的,首先自己先做到:要求孩子们按时上学,不迟到,二十多年来,无论什么天气,自己每天必定提前到校;要求孩子们不乱丢果皮纸屑,那么只要见到纸屑自己就随手捡起;要求孩子们积极向上,自己每天都会用积极的视角来看问题;要求孩子们做事要认真,自己尽最大努力,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二十多年来,一直用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影响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2、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各类班会队课,注重孩子们习惯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班里的小骨干采取自荐评比的方式,班里的管理采取小组互帮互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激励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团队意识和全局思维,注重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3、农村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学生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隔代亲又没人严管”造成一些孩子不懂规矩,如何教他们学好规矩成了王老师每接一个班必做之事。但被爷爷奶奶严重溺爱的孩子都非常有个性,如何智慧的让这些孩子懂规矩守规矩呢?王老师并不因为他们是孩子而强制约束,通过班会、队课民主智慧的引导孩子悟出该如何做并自己定出规矩。
定规矩、守规矩、评规矩、奖规矩,四个环节贯穿学校生活的每一天。在班内以小组为单位,成立互“手牵手,共成长”互帮小组,使孩子们在阳光下共同学习和成长。 3、做好每位学生的家访,关注特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过课堂观察、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当前身心状况和学习状况。
4、利用节假日、放学后,走进学生家中,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家长达成一致,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针对孩子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辅助教育和学习帮扶。 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因势顺导,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为了上好每节课,王老师会深入钻研学科知识和新课标,吃透教材,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孩子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好学、乐学、会学。在课堂上不单调的把重点放在课本内,而是让孩子们会跨学科学习,切实落实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锻炼能力的同时,养成会阅读、留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理念,积极推进素养教育,始终牢记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在课程教育中把“育人”工作放在教研的首位,被教过孩子都记得王老师告诉过他们的话,“做事先做人”“会做人才会学”“把优秀养成一种习惯”。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做为一名乡村教师,王君老师愿做空谷幽兰,向师德模范们学习,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韵华,做“打造中华梦之队”的筑梦人!(漯河市临颍县王孟镇范庙小学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