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市莱山区黄海路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 “推进角色教研 把游戏还给幼儿”专题调研活动时间:2023-05-04 角色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不同的游戏情景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想象力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幼儿身心全方位发展。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由于幼儿游戏经验不足,常常出现游戏持续时间不长、游戏主题不明确、游戏发展不顺畅等问题。开展什么角色游戏更受幼儿的喜欢呢?带着这个问题,烟台市黄海路街道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开展了以“提高幼儿游戏水平,把游戏还给幼儿”为宗旨的角色区专题教研。
小班幼儿正处于由独自游戏向平行游戏过渡的阶段,且他们最主要的生活经验都来自于生活。因此,小班组根据幼儿的兴趣及幼儿的自主讨论和投票,创设了以“小熊快餐店”“小白兔烧烤店”“黄海理发店”为主题的角色区域。确定了游戏主题之后,家校通过集体讨论、亲子调查问卷、家园合作等方式展开,并依据幼儿的兴趣需求提供相应的材料,同时鼓励幼儿自主讨论自主创设各区域的游戏环境。 为了使孩子们的游戏内容更丰富,游戏情节更有趣,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形成积极的交往能力。中班组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鼓励幼儿共同讨论,制定了以“饰饰如意”“宠物医院”“多拉米私人订制服装设计店”为主题的角色区域。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来源于幼儿生活,也都是幼儿较为熟悉的主题,教师在角色游戏创设期间,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需求。引导幼儿自主丰富主题内容,拓展游戏情节,激活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获得了更多的交往体验和积极感受。 大班幼儿能够表现出更复杂的角色行为,能够模仿角色的装扮、语言、动作和声音等。依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制定了以“咔嚓照相馆”“黄海电影院”“彩虹下午茶”为主题的角色区域,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创编、主动交流合作与探索 。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也是教师困惑最多、最难以组织的活动。作为教师,应积极地参与幼儿的角色游戏,敏锐地捕捉幼儿的想法和意图,运用有效的策略为幼儿在游戏中产生高质量的学习搭建支架。在教研过程中,教师们总结反思,真切感受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应充分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只有保证以幼儿为主体,才能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游戏,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并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退一步,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做幼儿游戏中“有用的”伙伴。 实习编辑|宋晓宁 通 讯 员|焦腾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