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旗渠研学之旅时间:2025-04-16 安阳市南关小学 五(4)班 李亦晨 周二的清晨,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像一群欢乐的小鸟,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踏上了红旗渠研学之旅,车子还没启动,我的心却早已飞向了那个听老师说过无数次的“人工天河”。 上午第一站是青年洞。远远望去,墨绿色的渠水在山间蜿蜒,就像一条银丝带系在太行腰间,洞口的石碑上,“青年洞”三个红色大字被晨露洗得发亮。我伸手摸了摸冰凉的石壁,凹凸的纹路里仿佛藏着工人们当年叮叮当当的锤钎声...... 下午的体验活动可把我们累坏了。挑担子时,我小心地扛起竹扁担,两边的箩筐像两只调皮的猴子晃来晃起。打夯的时候,我们四个同学拽着石磙的麻绳,不是东倒西歪就是砸偏位置。后来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木夯才乖乖地把地面砸平整。最让我佩服的是抡锤打钎了,别看锤头只有几斤重,但举起来胳膊也是酸疼的,想想当年的修渠工人每天要挥锤上千次,手掌该磨出多少血泡啊! 最后走进红旗渠纪念馆,看到玻璃展柜里的旧布鞋、破棉袄和磨损的工具,让我仿佛看见一群人在悬崖上攀爬的身影。 回程的大巴开动了,夕阳把渠水染成了金色。我的校服裤上还沾着下午打夯时的泥土,胳膊和腿还有点酸疼,但心里却像装了一盏灯,亮亮的暖暖的。原来,红旗渠精神不是课本上的几个字,而是先辈们用汗水,用生命刻在太行山上的勇气和坚持。下次再遇到数学题解不出来想放弃的时候,我一定会想起今天的酸累,想起那些悬崖上抡锤的身影,就像红旗渠的水一样,只要不放弃,再难的坎也能流过去。(指导老师:邢国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