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阳市南关小学 六(1)班 苏思羽
林县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世纪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是一条长1500千米的水渠,他解决了林县当时56.7万人和37万头家禽的吃水问题。这一条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人工天河,环绕在一片崇山峻岭之中。
今天我们将走进红旗渠,感受红旗渠精神。
我们先来到了山脚下,顺着公路前进,这里四面环山,绿树成荫。经历了约半个小时的征途,我们终于来到了青年洞。只见洞口高大宽阔,洞口上方,写着苍劲有力的“青年洞”三个大字,仿佛为我们讲述着红旗渠修渠人的英雄故事。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红旗渠水电站。在这里,我们亲身体验了修渠时的艰辛,体会了林县人民的劳动热情和毅力。林县人用这么简单的工具修出了那么伟大的工程,可真厉害!
下午我们去了红旗渠精神纪念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里,我感受到修渠过程是无比的艰难;在这里,我认识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睡在山崖之间,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为了红旗渠日夜劳作,更有不少人为修渠而牺牲。任羊成四次受重伤,两次腿骨折,两次死里逃生,都不曾放下修渠任务。在一次劳动中,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掉入口中,砸掉了三颗门牙,他为不影响工作,忍痛用老虎钳拔掉,继续工作。
在修渠工作中,不仅有男子,更有一群姑娘。她们每天挥动600多下十几斤的大铁锤,虎口裂开,手指肿胀,仍冲在修渠前线。据当时一位卫生员说,他在给姑娘们打消炎针时,针从手心扎到手背,药却从手心流出。这是一群铁姑娘,不是因为她们有钢铁一般的身躯,而是因为她们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
像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30万人苦战近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1座渡槽······
我们要将林县人民不怕艰辛、艰苦奋战、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发扬光大并传承下来,为振兴祖国而奋斗。(辅导老师:乔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