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旗渠精神永传承时间:2025-04-18 安阳市南关小学五(3)班 周英杰 今天,我们研学的目的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 我们先去了红旗渠的青年洞参观。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上的咽喉工程之一,修筑在飞鸟不能驻足、猿猴难以攀援的太行绝壁之上。1960年3月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干部群众发出了宁愿苦战也不愿苦熬的吼声,精选了300名男女青年组成突击队来开凿青年洞。为了填饱肚子,他们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他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终日挖山不止,1961年7月15日将此洞凿通。为了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功绩,故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看着山壁上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青年洞”和李先念书写的“山碑”几个熠熠生辉的大字,那一刻我们明白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所展现的红旗渠精神。 我们在红旗渠水电站还体验了推独轮车、抡锤打钎、打夯。推独轮车时需要三个人协作配合,一个人推,两个人扶。同学们在推的过程中,空车也推的东倒西歪,想想当年林县人民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推着石头土方又是多么艰难啊!抡锤打钎时则需要拿着锤子,照准钎打。打夯需要四或八个人一起发力,来回上下打,把地面压平、压实。就是这种上世纪60年代科技不发达时期的艰苦劳动,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0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道,修建了各类建筑物1248座,挖起了2200万平方米的土石,一锤一锤的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这座总长度1500公里人工天河——红旗渠!战胜了旱魔,创造了奇迹。这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当年林州人民的不易与智慧,感受到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传承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奇迹,为祖国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炮声隆隆浓烟起,悬崖绝壁壮士忙,一双大手改山河,太行顶峰人造江”,长渠如歌,高山是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红旗渠精神是不可磨灭的,这是那辈人的梦想,更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将永远传承!(指导老师:王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