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惯为基 态度为魂--安阳市南关小学2025年教师暑期共读活动时间:2025-07-17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始终摸索着前行,有幸读到《教育就是,左手抓习惯,右手抓态度》这篇文章,犹如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我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为深刻且清晰的感悟。 习惯培养,从日常小事抓起 文章中提到“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圣陶先生的话令我醍醐灌顶,让我深感习惯培养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里,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认真书写、主动阅读等等这些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以后的发展都特别重要。 我们班有个小张同学,刚入学时,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一会儿玩铅笔,一会儿玩纸片,原本半节课能完成的作业,常常要花两节课的时间。字迹也十分潦草,像一群乱爬的小蚂蚁。看到这种情况,我意识到必须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于是,我和小张同学的妈妈联系,一起帮他制定详细的写作业计划,规定好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和步骤。每次写作业前,先让他整理好书桌,把与作业无关的东西都拿走。在他写作业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当他按时完成作业且字迹工整时,我会给他扣小印章作为奖励,集满一定数量的小印章还可以兑换奖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张同学的变化非常明显。现在他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字迹也变得工整清晰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习惯的培养虽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一旦养成,就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强大的助力。 端正态度,激发孩子内驱力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中引用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理论,让我明白孩子面对学习、困难和失败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轨迹。 班里的小李同学,刚学写字时,笔画总是写的歪歪扭扭,结构松散,田字格成了“自由发挥区”。每次提醒她“横要平、竖要直”时,她都不以为然,写不了两行就不烦躁地把笔一扔。 我没有批评她,而是让她看课后田字格里的范字,对她说:“你看这些字像不像站军姿的小士兵?横平竖直才精神。写字不仅是把字写对,更是在锻炼耐心和认真的态度呀!”我握着她的手,从最简单的“人”字教起,一边示范一边说:“撇要像流星划过,捺要像大刀劈下,每一笔都要用力用心。” 当她写出第一个像样的“人”字时,我立刻在旁边画了个笑脸:“你看,认真对待每一笔,字就会变好看,这就是态度的魔力。”之后,我每天大课间留10分钟让她练习,每有一点进步就圈出来表扬。慢慢的,小李同学练字时不再烦躁,遇到写不好的字会主动问“老师,这个撇再往哪偏一点?”现在她的字比之前工整了许多,还带着一股认真劲儿。为此,我还专门在课堂上表扬她的作业本写的好,展示给其他孩子看。这让我认识到:态度的转变会像钥匙一样,打开孩子主动成长的大门。
狠抓过程,静待花开 文章强调要狠抓过程,而不是盯着结果,这让我深受启发。很多家长和老师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成果,一看到进展缓慢就焦虑不安。其实,成果只是阶段性的体现,习惯和态度才是决定孩子长远发展的关键。 小王同学在班里年龄最小,刚接触看图写话时,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来,常常对着图片发呆半小时,交上来的作业只有寥寥几个词。家长急得天天催他“多写点”,他却越来越怕动笔。 我告诉家长:“别急,咱们先看他有没有试着观察图片。”之后,我每天教他一个小方法:先数图上有几样东西,再说说它们在做什么,最后想想自己看到会说什么。每次写话前,我让他先对着我“说”作文,哪怕只有三句话,只要说清楚了就鼓掌。他说的时候,我会引导他“小狗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小朋友笑的时候眼睛会怎么样?”帮他把句子说具体。 过程中,我从不说“你要写多少字”,只关注“今天有没有比昨天多说出一个细节”。两个月后,小王同学不仅能独立写一段话,还会主动加一些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比如:“太阳像个大火球”“小草在风里点头”。当他拿着自己写的短文读给全班听时,眼里闪着光。这个例子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帮助他们在每一步都收获成长,好的成果自然会慢慢浮现。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读完这篇文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的方向,那就是左手抓习惯,右手抓态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从日常小事做起,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内驱力;狠抓学习过程,不盲目追求成果。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那些习惯好、态度正的孩子,就像自带导航的汽车,最终一定能驶向成功的远方。我也会静下心来,耐心等待每一朵花的绽放。
李培英,本科学历,安阳市南关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文峰区优秀班主任,所任教班级被评为文峰区优秀班集体。自从教以来,始终秉持着“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这一教育理念。 教育格言:用爱心启迪孩子的心灵,用激情点燃孩子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