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手习惯铸根基,右手态度塑高度--安阳市南关小学2025年教师暑期共读活动时间:2025-07-17 初读“教育就是,左手抓习惯,右手抓态度”这句话,瞬间就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清晰的认知。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和端正态度。 习惯,是学习的基石。习惯形成了,干任何事都是自然而然,而不是被逼无奈。就拿书写习惯来说,一个从小养成认真书写习惯的孩子,他在任何时候都会认真书写,而不是老师说谁写不好就怎么样时,才认真对待,平时0不是0,6不是6。他们会主动地在书写中享受乐趣,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任务。在课堂上,有认真记听课习惯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跟上老师的思路,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全面牢固。 生活习惯同样也很重要。比如一个生活作息规律的孩子,在学习上也往往更有自律性。他们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该学习的时候专注学习,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像小栗同学每次延时课都能合理安排自己写作业和休息的时间,在课堂上就能把作业全部高效完成,回家还能帮家长做家务,一直是班里其他学生的榜样。这种自律性会迁移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他们能够走向更高的平台。 态度,则是学习的航程。它决定了孩子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方式。小王同学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任何题目老师一说很快就能做出来,但是从来不主动做较难的题目,发现他这一特点后,我主动找他谈心,并积极与家长沟通,一起制定计划,帮助小王同学摆脱这种心理,现在的小王同学还会从课外找题目来询问我。积极的学习态度就像一把利刃,能破开孩子内心对知识、对困难的恐惧。在遇到难题时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轻易放弃。拥有积极态度的孩子,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因为他们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因此他们可以走的更高更远。而消极态度的孩子则可能会一蹶不振,避之不及,难以前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按时完成作业等。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培养习惯和塑造态度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耐心。我们要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用心去引导,用爱去呵护。当我们成功地用左手抓牢习惯,右手握紧态度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正在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茁壮成长。
郭梦波,安阳市南关小学数学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参加市级课题已顺利结题并获得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教育格言:教育应是,让花成花,树成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