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至简的教育本质:习惯和态度--安阳市南关小学2025年教师暑期共读活动时间:2025-08-25 教育没有那么多新名词,说到底,还是培养习惯和端正态度。这两者如同植物生长的土壤与阳光,缺一不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按时作息、认真听课、独立思考等日常行为,日积月累会形成推动成长的力量。ㅤ 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重在反复,因为每一次的重复,都是对美好未来的投资。好的习惯能够助人成功,而坏的习惯则可能阻碍人的发展。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当学生养成了按时作息、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等习惯时,他们就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减少拖延和浪费,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ㅤ 良好的习惯能够塑造学生的品格。习惯往往与人的性格和品质密切相关。例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等习惯,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受欢迎和尊重。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习惯需要反复抓。培养良好的习惯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教育者付出长期的努力和耐心。 培养习惯中,态度是灵魂。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理论指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不怕失败,因为他们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一切。” 被动应付作业 vs 主动学习内驱力,结果天差地别。 假学习(敷衍了事)再忙碌也徒劳,真态度(积极投入)才能让努力开花。成绩只是阶段性成果,习惯和态度才是底层逻辑。就像种树需关注土壤与阳光,教育应重视: 孩子是否有良好学习节奏? 孩子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孩子是否有面对挫折的坚韧? 小佳同学在四年级时英语并没有出类拔萃,但是五年级开始常常能看到英语字典在手上,基础知识单词和句子过关时逐渐速度快了很多,一直到六年级毕业英语单词和基础知识积累的非常扎实,认真完成作业,课堂上积极踊跃回答问题,面对测试游刃有余,成为班里英语佼佼者。默默积累,时机到了自然开花。 习惯与态度是终身底气。《掌控习惯》说:“修正输入端,输出端就会自行修正。”习惯好、态度正的孩子,哪怕成绩波动也能快速调整,因为他们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面对挑战的韧性。
张娇,中小学一级教师,安阳市骨干教师,安阳市网络教研先进个人,文峰区优秀教师,文峰区先进工作者,文峰区骨干教师,文峰区优秀班主任。多次参与省级、市级、区级优质课、观摩课和研讨课,曾获得省级成果二等奖,市、区优质课一等奖,参与多项市、区级课题并顺利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