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四字”作舟,渡数学之河--安阳市南关小学2025年教师暑期共读活动时间:2025-08-25 二年级数学教学已画上了句号,暑假的宁静恰如一方澄澈的湖面,让我得以沉下心来梳理教学中的点滴得失。重读《当下老师要做到“静、定、善、狠”》这篇文章时,上学期的一幕幕突然在脑海中清晰起来:小昊摆弄学具时偷偷转着尺子玩,我急着说“别玩了”,他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用积木摆算式时课堂热热闹闹,可后来让孩子们讲讲为啥这么算,好多人却支支吾吾说不上来;还有小雨,捏着学具总低头说“我不会”……这些曾让我犯愁的时刻,原来答案早藏在“静、定、善、狠”这四个字里。这个暑假,在复盘与展望的交织中,我愈发笃定:掌好这“四字”之舵,方能载孩子们,稳稳渡过数学这条时而湍急、时而平缓的河流。 静:于课堂喧嚣中沉下心,也在独处时积蓄力量 曾经,我以为“静”就是课堂必须鸦雀无声,对分心的孩子必“雷霆手段”。犹记讲“厘米和米”时,小航在书页上划出道道褶皱,我当场没收了他的尺子,他眼圈一红便失了魂,后半堂课形同虚设。如今细想,二年级孩子的心,就像林间跃动的小鹿,你越追逐,它越惊慌,唯有老师先沉心静气,才能温和地牵引他们的思绪回归。 “静”不是强制压制,而是为心绪筑一方自然沉淀的港湾。走出教室便卸下教学烦忧,全然沉浸当下;暑假清晨独坐窗前冥想,任思绪慢慢沉定,这份宁静既为我补足精力,也让回望教学时思路格外清明。埋首教育书籍时,“低年级课堂管理要留白”的话点醒了我:课堂不必时刻紧绷如弦,留些缓冲空间反倒能催出专注的嫩芽。新学期想试试“课前静心1分钟”,让孩子们闭眼深呼吸、轻摸数学书、默念“今天好好学”,先让教室里的“气”沉下来、顺起来。 定:锚稳根基,不逐浮华浪花 上学期,我总怕课堂冷场,教乘法口诀时把转盘、拍手歌全搬了出来,孩子们玩得尽兴,可面对“3个5相加”的题目,仍有不少人写成“3+5”。如今沉下心琢磨,才懂这“热闹”里藏着的问题:二年级数学就像垒积木,核心的算理没吃透,再花哨的形式也撑不起知识的框架。“定”,正是教学该有的清醒——锚定本质,不被表面的活跃迷了眼,才能让知识真正立住。 “定”,是对教学目标的笃定深耕。新学期想少些“花活”,多下些“实功”。每天课前留10分钟搞“算理小问答”,拿着“2×4为啥等于8”追问到底,要孩子们指着小棒说清“是4个2连加”;碰上容易混淆的地方,就编几句土口诀帮他们拎清关系,比如“求几个几,乘法来帮忙;求两数和,加号别放错”。宁可进度慢半拍,也要盯着每个孩子把知识点嚼碎、吃透,让每个概念都像在心里生了根,扎得稳稳的。 这份“定”,从不是墨守成规的固执,而是对教学本质的清醒认知。数学的内核是逻辑的串联,课堂的重心是思维的生长。唯有守住这份“定”,让每个知识点都在孩子心里扎下根,他们才能在扎实的基础上,慢慢生出拆解难题的智慧,长出面对知识的从容底气。 善:因材施教,静待百花自妍 班里的孩子,就像园子里的草木,各有各的生长节奏。讲“角的认识”时,小宇捏着三角板茫然四顾,手指在板上乱戳;小琪却已举着手追问“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细品“善”字的分量,我越发笃定:教育的“善”,先在于承认差异,每个孩子的认知起点不同,怎可用同一把尺子丈量成长? “善”,是为每个孩子搭的“成长台阶”。给小宇备了可掰动的活动角,让他在亲手旋转中触摸角的张合,从“看不懂”到“摸得着”;给小琪设计了带巧思的拓展题,比如“一张纸剪一刀能变出几个角”,让她的探究欲有处伸展。这份“善”,就像给旱苗浇适温的水,给旺株施合宜的肥,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配的养分里扎根。 “善”更是沟通时的懂与护。对不爱说话的小雨,我蹲下来看她画图,指着她那歪斜的角说:“这顶点多尖呀,你已经抓住角的要害啦!”;对爱发言的小虎,便请他当“小老师”,让他讲讲“怎么数清黑板上的角”。教育里的“善”,从不是强求齐步走的急躁,而是读懂每朵花的花期,用精准的光照、适度的雨露,静静候着它们在各自的时节里,舒展成独有的模样。 狠:规矩为犁,深耕习惯沃土 曾以为“狠”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如今才懂,教育的“狠”,是对那些阻碍成长的小毛病绝不姑息。小浩写歪的“0”让他算错“10-6”,孩子把“飞走了”看成“飞来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疏漏,不及时纠正,迟早会拖垮学习的根基。所以数字写歪了必须重写,读题漏字了就得重读,这不是惩罚,是要让他们刻进心里:学数学,“认真”。再听到“我不会”,不直接递答案,只把小棒推过去:“自己摆摆看?”这份“狠”,是逼着他们明白:数学要一步一步算,难题要一点一点啃,这份“啃硬骨”的韧劲,远比会做几道题更重要。 教育的“狠”,先要对自己“狠”,从沉下心啃透教育书开始。暑假里,逼着自己扎进教育理论和教法书籍,从名家实践里琢磨怎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讲透,从心理学知识里探寻孩子的认知规律。啃透了书里的门道,对学生的“狠”才有底气。这份“狠”更在对学生规矩的清晰与坚守:新学期想和孩子们订一份课堂契约,数字书写必须横平竖直,读题得手指点字逐字读,遇难题先自己试三种解法。定好的规矩一寸不让地执行,藏着的从不是苛责,而是盼着他们在规范里扎稳根,在坚持中磨出面对学习的底气与锋芒。 四字为楫,渡人亦渡己。 “静、定、善、狠”是照亮我教学路的明灯,新学期教学不求速成“小能人”,只愿以四字为舟:用“静”安己心、引学神,用“定”稳航向、筑根基,用“善”顺天性、育新苗,用“狠”正习惯、磨意志;数学长河纵有险滩,师生同心以四字为桨,必能稳稳划过迷雾,载着孩子们抵达理解的彼岸,收获对数学的自信与从容。
赵秀伟,安阳市南关小学数学教师。自从教以来,始终以专注与热忱引领孩子们走进数学天地,甘愿做数形世界里的引路者,在数字符号间,陪孩子们开启奇妙的探索之旅。常对孩子们说:“数学里藏着无数小秘密,敢想敢试,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