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教室里的“秘密武器”--安阳市南关小学2025年教师暑期共读活动时间:2025-08-30 《教育就是,左手抓习惯,右手抓态度》这篇文章对我的影响很大,它让我经常联想到班级里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身为一名二年级的班主任,和学生们接触比较频繁,经过我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我逐渐明白,教育的真谛,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其中好习惯的培养和正确态度的引导最为关键。 文章中多次强调“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对此我深表赞同。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极其重要。例如,孩子早上是否赖床不起,是否做到按时到校学习,每节课开始之前是否提前准备好这门学科的学习用品,作业是否能保质保量自主完成……虽然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这些都是在铸就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我联想到文章中提到的村上春树,几十年如一日的作息最终成就了他的伟大文学创作,除此之外,历史上的古人们也非常重视从细节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的家训传承,要求各子弟每日清晨起床打扫庭院,整理卫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虽是小事,但最能体现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们在家中,每日按时起床,把自己的房间的物品整齐并且保持房间的干净卫生,日复一日,最终养成了令人称赞的生活习惯。 我们班的孩子也能做到。据我了解,班里面有一名男生小军,他每天早上坚持至少跑步十分钟,跑完步后他回到房间有时大声读背课文,有时又默默预习新课文。正因为这些良好的习惯,他的身体很壮实,几乎不生病,并且在每次学科测试中他的班级排名总是位居前列。 同等而言,让孩子们对待学习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同样重要。很久以前有个教人下棋的老者,他同时收了两名学生。每当老者传授他们棋艺时,其中一个听讲极为专注,而另外一个一味专注着有大雁将要飞来,他急切地想用弓箭射下大雁。班级里也有几个这样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时而东张西望,时而和别人交头接耳,时而做出一些扰乱课堂的小动作等等。这样的学习态度,早晚会对自己产生危害。 班里有个男孩小明,写作业总爱“画小人”,字也写得歪歪扭扭。有一次我开导他:“如果你的字写得工整清楚,老师批改时就仿佛看到你的作业在对老师微笑,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慢慢地,他开始工工整整地写,不可思议的是遇到难题还会主动向我请教。这名男孩成功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突变,不就是文章里提到的学习“内驱力”吗? 文章中“抓过程而非结果”的观点,对我影响很深。二年级的孩子成绩有较大的起伏变化:比如,第一天听写生字词全对,隔几天再次听写同样的内容可能会犯错;上周考试数学获得满分的成绩,这周考试出现类似的题型,可能会粗心大意。因此,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指导者,我们不应该忽略更重要的东西——考试时反复琢磨检查的孩子,那个考完试后认真总结错题的孩子,他们这样的学习态度是极为积极向上的。 有个蜘蛛,在风雨之中,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上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一次又一次爬,一次又一次掉下来。有人觉得这个蜘蛛再努力也是白费。另外一个人见到这样的场景,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故而他的内心变得更加坚韧了。对于学习也是如此,“默默积累,时机到了自然开花”,作为老师我们认真履行教育教学的职责,让孩子们逐渐端正“认真听、仔细写、敢提问”的学习态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孩子们能具备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积极思考。获得优秀成绩时,树立更高的目标。成绩失落时,认真查漏补缺,再接再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改变命运。”学习中,如果能种下好习惯,并且拥有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将来,学生定会收获丰硕的学习成果。作为老师,我会耐心等待鲜花盛开的那一刻! 侯倩,中小学二级教师,文峰区优秀班主任,曾获得安阳市实践教育优质课一等奖,文峰区写字优质课一等奖,多次参与市级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 教育格言:教师要因材施教,不是每颗种子都要长成参天大树,蒲公英的飞翔同样值得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