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惯与态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硬底气--安阳市南关小学2025年教师暑期共读活动时间:2025-08-30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读完探讨教育中习惯与态度重要性的文章,心底的共鸣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层层涟漪。这些年在讲台前的摸索,让我愈发确信:决定孩子数学学习高度的,从来不是一时的分数,而是扎根在日常的习惯与态度。
习惯的力量,藏在草稿纸的格子里 说起习惯的力量,班里小辰的变化最让我难忘。曾经,他的数学作业本堪称“抽象派作品”——数字“6、9、0”常常“傻傻”分不清,混合运算的步骤挤成一团,草稿纸更是随手抓来的废纸,有时甚至直接在课桌上演草。算到一半找不到前半截算式是常事,数字写得又大又乱,常常遮住下面题的数字……也因此,明明前面算对了,结果却总出错。
态度的转变,藏在与难题较劲的瞬间 态度的转变,往往藏在与难题较劲的瞬间。小翔曾是班里的“退堂鼓大王”,记得学习“不规则图形周长和面积”时,他看到题目里歪歪扭扭的图形就把笔一扔:“这题太难了,我不会!” 态度敷衍,再聪明的脑子也会“翻车” 在数学学习中,要是态度敷衍,再扎实的基础也会“翻车”。班里的小孙很聪明,数学思维灵活,却总说“简单题不用费脑子”。第一单元测试,他20分钟就交了卷,趴在桌上玩橡皮。发卷时他愣住了——只考了88分。攥着卷子趴在课桌上,他肩膀一抽一抽的:“我明明会做的……”
那些藏在细节里的认真,才是真底气 这些年的教学我发现,有些孩子的成绩像潮起潮落,而习惯和态度是海底的礁石——只要礁石扎实,再大的浪也冲不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继续做这样的老师:教孩子给草稿纸分格子时,也教他们给思维“搭框架”;鼓励他们对着难题画图时,也陪他们细品“较劲”后的甜。
何媛 安阳市南关小学教导副主任 本科学历 文峰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道德模范标兵,教研先进个人,骨干教师。多次参与优质课,观摩课,教学竞赛,教具制作等活动,获得一二等奖 。参与国家级,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在教育教学岗位默默耕耘29个年头,工作中秉承踏实做事,诚实待人的准则。 教育格言:教师多一点耐心,学生就多一点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