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教育就是,左手抓习惯,右手抓态度》一文,深有感触。身为小学音乐教师,文中“大道至简”的智慧在我心中激起强烈共鸣。音乐课堂不只是音符与节奏的传递,更是塑造灵魂的土壤,而习惯与态度恰是滋养这片土壤最朴素的养分。
一、音乐课课堂常规习惯
教育专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习惯可使学生在音乐课上互动,认真听讲,有效地提高音乐素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该抓的就是习惯。每年新接手一个班级时,我都要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堂常规的习惯培养。音乐课堂常规的训练包括:学生站姿演唱,坐姿演唱,歌唱呼吸训练,胸腔口腔头腔打开的训练,同时注意这些相关的训练要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随时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用一段有规律的节奏表示师生互相问好,用某一个固定的律动表示学生要“安静”。随着训练的深入,节奏、旋律的深入,音乐课课堂常规就建立起来了。
二、态度
对于学生来说比起本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我通过加大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来避免产生倦怠消极的课堂态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向主动学习的态度。在教学《布谷》中,教师演奏《布谷》主题旋律,学生听后,老师出示四条音乐乐句。请孩子们分小组讨论,把这四条乐句自由组合,编成新的旋律来赞美布谷。看看谁送给布谷的音乐最美。这节课孩子们在听听、唱唱、跳跳、玩玩中结束了庆功会,并尝试了自己创编音乐,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树立了尊重音乐,思考音乐,感悟音乐,学习体验音乐美感的态度。
左手习惯,奠定技艺精进的基石;右手态度,点亮艺术探索的热情。身为安阳市南关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我将继续秉持这份朴素的信念,在每一个音符、每一次练习中,用心为孩子播撒习惯的种子,培育态度的花蕾,静待他们在时间的滋养下,绽放出独特而坚韧的生命乐章。

张欣,安阳市南关小学音乐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安阳市骨干教师,文峰区先进工作者,文峰区优秀教师,文峰区优质课一、二等奖。用音乐点亮童心,用热爱坚守讲台,用心上好每一堂课。
教育格言:以音乐为伴,陪孩子奔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