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校园之友 >>校园内外 >> 左手习惯右手态度 点亮三年级教室里的光--安阳市南关小学2025年教师暑期共读活动
    详细内容

    左手习惯右手态度 点亮三年级教室里的光--安阳市南关小学2025年教师暑期共读活动

    时间:2025-08-30     作者:南关小学【原创】   阅读

    读完《教育就是,左手抓习惯,右手抓态度》这篇文章,我心里感触特别深,尤其是看着班上这些活泼可爱却又让课堂有些“失控”、成绩暂时落后的三年级孩子们。面对他们,这不再是口号,而成了我心中一盏必须点亮、也必须传递下去的灯。

     左手抓习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习惯”不是虚无缥缈的大道理,而是课堂上看得见摸得着的点点滴滴:

     “坐得住”的习惯:小屁股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小手忍不住去摸文具盒?眼睛总往窗外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抓”住的细节。可能要从“坚持10分钟专注听讲”这样的小目标开始。用明确的指令、及时的提醒(一个眼神、一个走近、一个轻拍肩膀)来训练。小宇活泼好动,聪明伶俐。但是上课经常在座位上制造奇怪的声音,吸引大家的注意。我没有在课堂上直接批评他,先是眼神提醒。当发现他安静听讲,遵守规则时,立即给予具体表扬(小宇现在坐的很端正,大家要向他学习)。习惯的建立,就是在这样一次次微小的坚持和纠正中完成的。

     “听得进”的习惯:别人发言时插嘴、老师讲课时开小差……这往往是课堂混乱的根源。培养“倾听”的习惯至关重要。我设计“复述小任务”(“刚刚小兰同学说了什么?你能重复一遍吗?”)强调“举手发言”的规则,同时在班级使用“积分魔法”激活专注力。规则很简单:认真倾听,积极发言,遵守秩序,都能攒“星星积分”,集满10颗星,就能兑换小贴纸,检查小组长特权,免作业等小惊喜。

     右手抓态度:习惯是外在的规矩,态度则是内在的引擎。对于暂时落后的孩子,尤其需要我们去点燃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我能行”的态度:成绩差的孩子最容易产生“我不行”的念头。我们要做“放大镜”,努力寻找他们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和闪光点:亮亮上课时常东张西望,手脚很少闲着。上课时,我会多注意他,时不时跟他进行眼神的交流,让他感觉到自己一动老师就能看见了,并且让他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只要回答正确,就大力表扬,回答不对,也多鼓励,少批评。坚持了一段,发现他一听到表扬,精力就集中起来,学习起来也带劲了。让他感受到“被看见”和“被肯定”,一点点累积“我能行”的底气。降低起点,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真正体验成功的滋味。

         “我愿意”的态度:学习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用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有趣的故事、小组合作的游戏、动手操作的小实验来包装知识点。让他们觉得“哦?原来是这样!” “这个有点意思!” 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哪怕问题很简单、甚至“跑偏”了,也要先肯定提问的勇气。

     “左手抓习惯,右手抓态度”,在三年级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在面对这群习惯待养成、态度待激发的孩子时,显得格外有分量。它提醒我,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日复一日、细致入微的耕耘。需要无比的耐心去纠正一个个小习惯,用真诚的赞赏去点燃一点点小信心。

     图片1.jpg

     

    穆瑞娟,南关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认真负责,方法灵活多样,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格言:教师是火种,点燃孩子智慧之火;教师是阶梯,助力孩子向上攀登。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