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校园之友 >>校园内外 >> 修一颗“静、定、善、狠”的心--安阳市南关小学2025年教师暑假共读活动
    详细内容

    修一颗“静、定、善、狠”的心--安阳市南关小学2025年教师暑假共读活动

    时间:2025-09-01     作者:南关小学【原创】   阅读

    文章作者提出“静、定、善、狠”四字心法,不仅是一剂清醒剂,更是一套极具实操性的生存与发展智慧,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在“非主科”领域耕耘的美育工作者而言,感触尤深。

    美术课堂,本就是一片需要“静气”的土壤。观察需要静心,创作需要静思,欣赏需要沉浸。当孩子们挥舞画笔、揉捏彩泥时,我能否像文章所言,“在静中平复情绪,形成从容淡定的心态”?面对课堂的“不可预测性”(比如颜料打翻、创意跑偏),能否先“深呼吸”,像“旁观者”一样观察,而非被急躁主宰?课前精心备课,思考如何将抽象的美术语言“通俗易懂”地传达;课堂中营造专注的环境,耐心倾听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艺术构想;评价作品时,摒弃浮躁,沉下心来“仔细分析”,给予客观而温暖的反馈——这“静”的功夫,是我在纷扰中守护内心澄澈的修行。

    美术学科在小学常被视为“副科”,资源、重视程度可能不如语数外。文章中的“定”——教育信念坚定,专注恒常,心无旁骛——对我们尤为重要。它提醒我,无论外界如何看待美术课的价值,都要锚定美育的初心,抵御“边缘化”带来的干扰,专注于每一堂课的设计、每一次与学生的艺术对话。在纷繁的学校事务中,努力“屏蔽干扰”,守护好属于美术课堂的那份专注时光,这份“定力”,是美育教师的专业尊严所在。

    美术课堂是孩子个性最张扬的舞台,差异在这里被放大。美术教师可以做到的善,我想是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尊重差异,不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让花成花,让树成树”,理解那个总是画“黑暗系”的孩子背后的情绪,包容那个“破坏”材料的孩子可能的好奇心。

    美术教师的“狠”,是坚守课堂的规则:对破坏创作环境、浪费材料、不尊重他人作品的行为,必须公正、明确、及时地制止。这不是苛刻,是对所有学生劳动成果和美育环境的保护。

    “静、定、善、狠”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构成了当代教师安身立命、行稳致远的完整心法。我愿以此自勉,在色彩与线条构筑的世界里,为孩子们守住这一方自由想象、纯粹感受的天地;在美育之路上,我将带着这份深刻的领悟,努力修一颗“静”以观心、“定”以持志、“善”以爱人、“狠”以自持的心。

     

     图片1.jpg

    马美玲,安阳市南关小学美术教师,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安阳市骨干教师、文峰区先进工作者、文峰区优秀共产党员。所带社团获安阳市文明社团、省级艺术节优秀工作坊,多次辅导学生美术作品获市、区奖项。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