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气就是最好——《一线带班》心得一时间:2022-06-07 记得在2月份写过一篇文章《“考”出来的不自信》,大概意思就是:以前我们上学时,每次考试都是自己出卷子,把平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点都从卷子上体现了出来,学生都考的很好,学的都很自信;老师教的也自信,也有动力。卷子上考试的是课堂上学生学到知识,自然能考出好成绩;学生有了好成绩,老师自然也就开心,教的更开心。但是现在“教”和“考”是两张皮,都是用的现成的卷子。卷子是“名师”出的,考查的重点是“名师”心目中的重点。课堂上讲的是老师自己认为的重点,和卷子上内容几乎没有关系,考试时孩子们自然就不会做,成绩怎么会高?学生越来越厌学,成绩越来越差。老师教的也没有自信了,感觉自己越来越不会教了。好多老师经常抱怨自己不会教了,抱怨孩子贪玩不学习,让孩子和老师都不自信了,其实就是教与考是两张皮。 今天阅读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里面有这样几句话:“期末试卷发下来,学生傻眼了,老师也傻眼了;课上教过、练过的不考,没见过、做过的偏偏考了;学生无论多么努力就是考不到优秀。”可见也是说“教、练、考”都是两张皮的。课堂上教什么?由教材、教参和试卷决定。那我们一线的老师只要重视教材,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掌握教参的要害,研究考题,上好每一节常态课,不耍花架子,不走形式主义,虽然说普普通通有点土气,但是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这又让我想起了王天民校长主张的“开卷练,闭卷考”,虽然有些“功利”,但是他却把握住了试卷精髓。王校长把历年真题按照题型分类,手抄成册,摞起来足足有1米多高,试题研究透了,教材就融会贯通了。他从来不用教材,但是处处又都是教材,下真功夫,做实在事,看起来是最笨的,却又是最有效的,他们的成绩就说明了一切。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又不知道可行不可行?在此就权且是我的一个想法吧!用王校长的方法应付考试,应付家长和社会需要的所谓“成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做项目式学习,来落实《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脚踏实地的做好课堂,少些花架子,少些形式主义,教学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安阳市滑县大寨乡小田小学 杜冠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