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校园内外
    • 红旗渠精神永流传--春季红旗渠研学有感

      安阳市南关小学 六(2)班 吴玉涵早听闻红旗渠大名,终于我们踏上了前往林州红旗渠的研学之旅。第一站:青年洞。雄伟壮观的青年洞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开凿建设出来的啊!它全长616米,由300名青年用了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建好,所以取名青年洞,象征着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歌颂着他们崇高的精神。在红旗渠纪念馆里,我们了解了林州人民修渠的历史,领略了红旗渠精神的伟大。“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这句话来自林州人民的叹息。正是在林州人民的年年叹息里,一支浩大的队伍,扛着工具,唱着歌,来到险峻的太行山,开始了水渠的建造。在一

    • 红旗渠研学有感

      安阳市南关小学 五年级一班 梁启钰今天,我们去了心心念念的红旗渠。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承载着先辈们艰苦奋斗的记忆。历史上的林县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几乎隔几年就会有大旱。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林县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修渠之路。没有先进的设备,就靠双手和简单的工具;没有充足的物资,就节衣缩食、就地取材;没了煤炭自己烧,没了工具自己造。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历经10年,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了这条人工天河。沿着红旗渠畔漫步,清澈的渠水缓缓流淌,仿佛在诉说着

    • 难忘的红旗渠之旅

      安阳市南关小学 五年级四班 杜祥云4月8日我们去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那天一大清早,我们一群小伙伴就兴奋地在学校集合。“哎呀,可真是太期待了!”我旁边的桑卓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大家都背着鼓鼓囊囊的背包,满脸期待。经过一路颠簸,终于到了红旗渠。哇塞,那场面,真的太震撼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青年洞,站在太行山的隧道口,山风卷着当年的铁锤声往耳朵里钻。伸手摸着那些凹凸不平的石头,凉凉的触感让我打了个激灵,听老师说,有个石匠爷爷在这里连续抡锤七千多次,虎口震裂了就用布条缠着继续干。到了中午,我

    • 有趣的研学之旅

      安阳市南关小学 三(2)班 西宸泽今天,可真是个美好的日子,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要去研学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上了车,一路欢声笑语,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种花家研学基地。第一站:磨坊。导游姐姐那清脆的声音在我们耳边响起:“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常见的豆腐,可是用豆浆挤压出水分得来的哦。而豆浆呢,需要用黄豆和水在石磨里磨出来。”她边说边示范,“像这样逆时针转动石磨,豆浆就出来啦。”于是我放了一些豆子和水,把石磨转了几圈后,豆浆像海水般流了出来。我赶紧用刷子刷来刷去,让豆浆流进小盆里。不一会儿,盆里的豆浆已

    • 行走的课堂——难忘的研学之旅

      安阳市南关小学 四(1)班 王一诺清晨的阳光洒在操场上,微风轻拂,我们整齐地站成方阵。随着教官一声响亮的“立正”,南关小学的研学之旅正式拉开了序幕。一至四年级的同学们整装待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当校长接过教官手中的旗帜,缓缓挥动时,我的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校长郑重地将旗帜递给我,我高举旗帜绕场奔跑,那一刻,我仿佛成了传递荣誉的使者。带着这份激动,我们乘车抵达了马氏庄园。庄园的房屋采用四梁八柱结构,古朴典雅。导游告诉我们,马家小姐马青霞虽早年丧夫,却将继承的财产慷慨捐赠给学校和山区。她的故

    • 我的研学日记

      安阳市南关小学 二三班 王萌今天是四月八日星期二,也是个特别的日子。早晨六点多我就起床了,因为期待已久的研学活动终于盼到了。同学们统一身着校服,背着包、带着水壶、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教官的安排下有序上了车,大家都很兴奋。研学的第一站是种花家劳动实践基地,大巴车向种花家的方向驶去。很快就来到了一户农家小院,院内摆了好多张桌子,上面摆放着一个个传统的小石磨。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豆腐的来由和制作方法,又让我们亲手制作,把泡好的黄豆倒进石磨的孔里,加水,然后转动石磨,乳白色的豆浆就流出来了,真是神奇又有趣。接着

    • 难忘的研学之旅

      安阳市南关小学 一(4)班 李雨桐今天早上一睁眼,我就催着妈妈快点送我去学校。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要去研学啦!到了学校,我看见好多教官。我们的教官叫黑风,他可威风啦!我们首先举行了开营仪式,结束后,老师就带我们排队上大巴车。车上,大家一起唱歌、聊天,可开心啦!第一站,我们去了种花家。老师让六个小朋友一组,有的捣药材,有的磨粉,有的过滤,最后把药粉做成香包。老师说香包能驱蚊,好神奇!后来,我们还磨了豆腐,看着自己磨的豆腐,我特别有成就感!第二站,我们去了安阳市科技馆。每到一层,讲解员张老师就教我

    • 聚焦“三大建设工程”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解决课堂教学“满堂灌”问题,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根据县教科体局“局长听课周”活动要求,我校聚焦“三大建设工程”,着力“五个课堂”,通过开展行政领导推门听课活动、教师间预约听课等活动,把诊问脉课堂生态,精准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和教研水平。一、聚焦“制度建设工程”,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1. 强化领导,周密部署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提前进行了周密的部署。首先,成立了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牵头的领导小组。建立教导处—教研组—名师工作室三级研修机构,形成教导处负责主抓、考核、奖惩,教研组负责执行、组织、

    • 春日研学记

      安阳市南关小学 二(3)班 李嘉轩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了我们研学的日子。一大早我就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准备出发。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是“种花家劳动实践基地”和“安阳市科技馆”。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很快到达了第一站“种花家劳动实践基地”,在这里我们亲眼看到了以前的土炕、纺车、织布机、磨盘和小推车;还和老师一起亲自体验了磨豆浆,当浓浓的乳白色豆浆流出那一刻,我们都兴奋极了!我们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快乐!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安阳市科技馆”,我们跟随着科技馆老师的脚步,观看了“电磁大舞台”,了解

    • 春季一日游

      安阳市南关小学 三(3)班 闫淑亭春日阳光好,正是研学时,我兴奋得一大早就起床了。我们首先到了马氏庄园。刚下车,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就吸引了我。庄园的大门庄重又气派,上面的木雕精美极了,每一处花纹都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走进庄园,一间间屋子错落有致。我看到了古代的客厅,里面摆放着桌子、椅子,想象着古人在这里吃饭、聊天的样子,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庄园里还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刻,人物、花鸟都栩栩如生,我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技艺真是高超啊!离开马氏庄园,我们来到了种花家研学基地。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红的

    • 观渠 动容 有感

      安阳市南关小学 五(1)班 琚鸿宇踏着春风,走千里长渠;迎着朝阳,去感悟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今天,我们终于走近——红旗渠。在红旗渠纪念馆的沙盘前,凝视着那条蜿蜒盘踞在太行山腰的“人工天河”,我的内心涌动着难以言表的震撼。这条全长近两千公里的水渠,不仅仅是林县人民用双手凿出的生命线,更是一座矗立在中华大地上的精神丰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八个字在红旗渠建设者们的故事中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没有现代化器械,他们就靠钢钎、铁锤;没有专业测量工具,就用脸盆装水当水平仪……最让我动容的是那些“凌空除险”的勇

    • 开心的研学日

      安阳市南关小学 一(1)班 武悦涵今天,学校组织了一场超有趣的研学活动!第一站我们到了种花家。在那里,我亲手推着石磨磨豆腐,看着白白的豆浆流出来,有趣极了!我们还做香囊呢,挑喜欢的香料,一点点装进漂亮的布袋,不一会儿,一个香香的香囊就做好啦。 第二站是科学技术馆,一进去,好多好多神奇的科技产品摆在那儿。我这儿摸摸,那儿看看,真切感受到科技太奇妙啦!嘿嘿,更开心的是,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哟!同学们和老师都跟我说“生日快乐”,收到这么多祝福,我心里甜滋滋的。今天简直太难忘啦,我开心得都要飞起来啦!(指导老师吕

    • 奇妙世界初探索

      安阳市南关小学四(3)班 牛艺彤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研学之旅终于盼到了,我带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外面的神奇世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知识。我们来到第一站——马氏庄园 ,这个古老的庄园,诉说着他从古至今的故事,呈现出让人赞叹不已的模样。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古旧的雕花窗棂映入眼帘,我不禁屏住了呼吸。这里承载着百年故事,斑驳的砖瓦向我们讲述光阴的故事。带着这份震撼,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实践活动——“染漆牌”。我们把木头制成的牌子放进滴满油漆的水盆里,然后在水盆里转一圈,原本单调的木牌已然化作流淌着春意的碧玉。

    • 红旗渠精神伴我行

      安阳市南关小学 六(3)班 苏怡彤今天阳光明媚,同学们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我们要去红旗渠去研学。红旗渠风景区成立于1991年,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林州市。经过一路欢声笑语的车程,又走了很久的山路,我们终于来到了红旗渠青年洞。青年洞是好多青年奋力凿出来的,任务险峻困难,青年们不惧艰险完成使命,最后命名为“青年洞”。先辈们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在太行山腰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我们走过的路都是先辈们用自己的

    • 红旗渠精神永相传

      安阳市南关小学 六(1)班 苏思羽林县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世纪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一条长1500千米的水渠,他解决了林县当时56.7万人和37万头家禽的吃水问题。这一条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人工天河,环绕在一片崇山峻岭之中。今天我们将走进红旗渠,感受红旗渠精神。我们先来到了山脚下,顺着公路前进,这里四面环山,绿树成荫。经历了约半个小时的征途,我们终于来到了青年洞。只见洞口高大宽阔,洞口上方,写着苍劲有力的“青年洞”三个大字,仿佛为我们讲述着红旗渠修渠人的英雄故事。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红旗渠水电站。在

    • 研学之旅

      安阳市南关小学 二二班 刘妍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怀揣着满心的期待,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研学之旅。我们兴高采烈地登上巴士,前往第一站——种花家研学基地。在这里,我们体验了香包制作。六人一组,分工协作,先将药材研磨成粉,再用手把药粉抓进香包袋中,一个精巧的香包便初具雏形。制作完成后,大家洗净双手,又投入到磨豆浆的活动中。我们先放入一勺豆子、两勺水,接着沿着顺时针方向研磨,随着石磨缓缓转动,豆浆逐渐溢出,直至磨成细腻的豆浆。中午时分,大家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零食和饭菜,吃完后,便前往第二站——安阳市科

    • 寻得春日一丝香

      安阳市南关小学 四(2)班 杜虞熙盼星星,盼月亮,可终于把春季研学盼来了!一大早,我就将自己的行李收拾好,迫不及待地前往集合点,满心期待着即将开启的研学旅程。此次研学,我们将前往水冶的马氏庄园和种花家研学基地。登上大巴车,车内瞬间洋溢着同学们兴奋地讨论声,随着一路的欢声笑语,不一会儿,我们便顺利抵达马氏庄园。踏入庄园的那一刻,一副美不胜收的春日景象映入眼帘: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葱郁的草地如绿色的绒毯般绵延铺开、高大挺拔的树木枝繁叶茂、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在专业讲解员的解

    • 研学之旅

      安阳市南关小学 四(1)班 牛博焓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马氏庄园和种花基地之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起床,迎接这美好的一天。穿梭于马氏庄园,全方位沉浸式地体验民俗文化,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瓦片都携带着历史的岁月。我们穿上红军服饰,化身为红军的一员,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热血激昂的时代。拜师礼仪更是庄重而神圣,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中,同学们怀着崇敬之心,向师长行拜师礼,重拾传统礼仪,体悟尊师这一传统美德。告别马氏庄园来到了种花家基地,这里是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奇妙天地。刚一抵达,同学们率先投身于传统磨豆腐工艺的

    • 研学之旅

      安阳市南关小学 二二班 张嘉宇今天,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研学日。上午,我们前往种花家研学基地。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几种中药材,随后,我们亲手制作了具有驱蚊、安神功能的香包,体验了用磨盘磨豆浆……大家齐心协力,感受着传统工艺的魅力。中午,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带来的美食,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下午,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安阳市科技馆。科技馆一共有四层,第一层是声光影和儿童游乐区,充满趣味与欢乐;第二层是人体知识展区,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奥秘;第三层是安阳的历史和科学实验展示区,在历史与科学的交融中,我

    • 红旗渠研学之旅

      安阳市南关小学 五(4)班 李亦晨周二的清晨,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像一群欢乐的小鸟,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踏上了红旗渠研学之旅,车子还没启动,我的心却早已飞向了那个听老师说过无数次的“人工天河”。上午第一站是青年洞。远远望去,墨绿色的渠水在山间蜿蜒,就像一条银丝带系在太行腰间,洞口的石碑上,“青年洞”三个红色大字被晨露洗得发亮。我伸手摸了摸冰凉的石壁,凹凸的纹路里仿佛藏着工人们当年叮叮当当的锤钎声......下午的体验活动可把我们累坏了。挑担子时,我小心地扛起竹扁担,两边的箩筐像两只调皮的猴子晃来晃起。打夯的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